新疆墙体广告 今年8月,牧民阿扎提和家人分开了生活40余年的
新疆艾比
湖北岸,一片叫科克巴斯陶的中央,因在这里生活的全是哈萨克族牧民,因而人们又称这里为“哈萨克村”,该村共有61户207人。
艾比湖是
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里最大的湖泊,也是
新疆最大咸水湖。博尔塔拉河、精河、奎屯河的河水分别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注入艾比湖。但是,由 于周边土地开发和工农业用水,湖面从上世纪50年代的面积1200平方公里,曾经萎缩至往常的500平方公里左右,湖滨地域荒漠化水平加剧,成为中国西部 沙尘暴主要策源地之一,直接要挟到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可持续开展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平安运转。
阿扎提通知记者,放牧、采挖药材和打捞卤虫是这些哈萨克牧民的生存之路。他回想说,他们刚来这里的时分,艾比湖就在眼前,那时水草丰美,牛羊成 群,现往常,艾比湖的湖水曾经远离牧民的视野,这里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严重毁坏,一刮大风,眼睛简直睁不开,牧民都无法出门,每到下雨天,则要担忧 本人的房屋随时会垮塌。
由于天文位置偏僻,经济落后,“哈萨克村”的教育、
医疗、文化等条件极为有限,这里的独一生死水井,经专业机构检测,水质已无法到达人类饮用的规范。
多年来,当地政府虽采取多种措施,比方兴修道路、培训牧民就业技艺、引荐就业等,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未基本上改动牧民的生活。
2015年,艾比湖湿地国度级自然维护区管理局申请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资金2500万元钱,“哈萨克村”被归入生态移民方案。经过多方努力,艾比湖维护区生态移民安顿工程就此拉开序幕。
阿扎提一家和其他60户人家将从艾比湖畔搬迁至阿拉山口市和博乐市,迎接他们的是抗震、保暖、防风的安顿房。对搬迁后牧民的老房屋,官方将采取评价补偿、立即撤除的方式,让该区域生态自然恢复。搬迁后,这些牧民的住房、就医、就业、就学等方面将得到改善。
阿扎提搬迁的时分颇为依依不舍,但他说“更希望看到以前的艾比湖,那时分(湖里的)水满满的,各种鸟成群地飞,羊群走到哪里都有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