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
墙体广告 由“半岛公益”联合岛城多个爱心安排一起发起的大型“暖冬”募捐活动,已于9月初正式启动。为了非常好地记录爱心物资的发放状况,本报记者陆金星及半岛印象的4位影友,历时两天两夜,于9月23日来到
青海玉树拉布乡,冒着本地雨夹雪的低温气候,亲历了这次“暖冬”活动第一站爱心物资的发放进程,见证了
青岛市民爱心的传递。
日夜兼程近一星期
爱心物资顺畅运抵
9月19日,爱心物资运抵拉布乡。“从
青岛到西宁中转、再到拉布乡一共2800多公里,
公司派了两名司机师傅日夜兼程,约一星期的时刻才抵达拉布乡。”担任这次承运的爱心物流
公司,
青岛瑞兴隆晟物流有限
公司的肖总介绍。记者了解到,从西宁到拉布乡的山路弯曲高低,为确保物资安全抵达,到达西宁后,从
青岛动身约20米长的爱心物流车不得不换成了两辆6.9米长的高栏车。“加上大雨致使山路塌方,从西宁到拉布乡用了整整一天一夜。”肖总告诉记者。
60公里险途行车4小时
志愿者“济困扶危”
9月19日,本报记者陆金星与4位半岛印象影友,组成了志愿者团队,乘28个小时火车抵达西宁后,又自驾车19小时,两天两夜马不停蹄地抵达了拉布乡。“从西宁到拉布乡的路格外难行,尤其是到了距拉布乡还有60多公里时,路很窄,仅能答应一辆车通行,路右边是悬崖峭壁,路左面就是被称为长江源头的‘通天河’,极端险峻。”半岛印象的影友说,走这60公里路,志愿者团队花费了近4个小时。因为高原反应加上夜行波动,有两位志愿者严重吐逆不适,但志愿者们仍坚持准时参加到爱心物资的发放活动中。
此刻,拉布乡的气温现已降至10℃以下,发放物资的两天里,每天雨夹雪,记者陆金星及半岛印象的影友等五位志愿者冒着雨雪给乡亲们送去了棉衣、棉被等物资。“因为特别的地理位置,玉树入冬早,咱们的这批物资来得刚刚好,这些棉衣、棉被关于物资缺乏的拉布乡的乡亲们来说,真是太及时了!”陆金星说,“乡亲们领到棉衣都非常高兴,他们用藏语表达着对
青岛爱心人士的谢谢之情,还为咱们献上了哈达表达谢意。”
爱心助学金
送到地震孤儿手中
9月23日,冒着雨夹雪,志愿者部队分别为10余户艰难家庭送去了募捐物资。其间5户家庭无一例外满是单亲家庭。11岁的单增求真与奶奶相依为命,妈妈卧病在床,而爸爸现已离世很久了。收到送来的过冬衣物,白叟握住志愿者的手不住地谢谢。
在多加材仁家里,条件也相同艰苦,包含妈妈在内,家里有3位残疾人。照顾家庭的重担则落到了这个15岁少年的身上。当物资送到的时分,看着有许多孩子白叟能穿的衣服,多加材仁的妈妈对志愿者及
青岛的热心人士充满了谢谢之情。
这次活动,志愿者部队还担负了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代表本报“半岛公益”、
青岛市慈悲总会一元基金向10位地震孤儿发放每人1000元的助学金。因为23日是周五,孩子们都在外上学,往复旅程非常难走,6名地震孤儿的助学金由亲人代收。别的4名拉布寺期望小学的孤儿现场接收了1000元助学金。
据拉布乡乡长介绍,这批爱心物资极大地帮助了本地艰难家庭,尤其是一些白叟、孩子,可以让他们温暖地度过严冬。据了解,这批岛城爱心市民捐助的物资,将于近日悉数发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