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墙体广告 “河道里发现了古陶片,有些陶片和河姆渡期间很像!”
昨日,一位文物爱好者给钱报记者爆料,在奉化市江口大街何家桥村邻近,因河道施工开挖发现了一些古代陶片,在约1公里路段内,疑似找到不少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期间的遗物,传闻
宁波文保有些也去现场了。
工作本相怎么?本报记者赶赴奉化实地刺探状况。
现场:
小村河道里挖出古陶片
文物爱好者猜距今有4000年历史
昨日黄昏,记者来到奉化方桥。在村子北侧,堆了几个四五米高的小土堆。乡民说,这些土堆是村里从河道里挖出来的,没想到里面藏了宝物。
最早发现陶片的,是
宁波文物爱好者邵先生。他带着记者走了一圈,没一瞬间手里就多了几个古陶片,大部份看起来像是春秋战国期间的,还有不少新石器期间的陶片,比方石箭簇,石纺织部件,石头做的鱼坠(渔网的沉重力用具),刻有鸟头的陶片(祭祀用的),还发现了一个古鼎的三角残片。
其中一个带着绳纹的陶片,邵先生说,依据他多年的保藏经历,这个陶片至少有4000~4500年了。“这些古陶片的发现,说明何家村一带,很早就有古人类活动的痕迹。”
昨日下午四点,雨停了,土堆经雨水一洗刷,颜色有些发黑。
“这才是土层的原貌。”邵先生说。
“土堆里为什么那么多黑色?”记者问。
邵先生说,这是代表了古人类的生活方式——用火。当时烧陶,温度只要600~800度,火候不行 ,所以这儿的陶片容易碎,也对比软。”他给记者摸了摸,的确很软。
“曾经
宁波发现的陶片,许多都是米字格、网格纹的陶片,这些古陶片,仍是首次见。”最令邵先生惊叹的是,有些陶片和河姆渡期间很像。
文保有些:
的确发现古陶片
预备进行考古开掘
何家桥村发现古陶片的音讯,一会儿传遍了小村子,连
宁波文保所也赶来了现场。
奉化文保有些有关负责人通知记者,昨日一早他们的确和
宁波考古所实地去看了。依据现场的夹碳黑陶来看,期间仍是较早的,有春秋战国期间的陶片,也有良渚期间的陶片,现在,文保有些已发函给施工单位,需要对现场进行考古勘探。
该负责人表明,这不是奉化首次发现史前文明的遗址。
在这之前,就在这块区域不远处,奉化江口大街名山后村村南名山北麓的斜坡上,发现了距今约5600年历史的名山后遗址,这是迄今发现的奉化先民最早居住地,遗址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内在丰厚,文明堆积厚2.7米。1989年、1991年两次开掘面积约860平方米,出土了修建、土筑高台和墓葬等遗址及陶器、石器和玉器等300多件文物,陶片1万余片等。
名山后遗址的开掘为研讨河姆渡文明的后续开展提供了主要资料,是河姆渡文明与良渚文明之间地层叠压联系最明白的一个遗址,在江浙一带具有特别的位置,因此被命名为良渚文明“名山后类型”。
2011年,名山后遗址被发布为
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两个当地间隔这么近,咱们也在猜想,两者是不是有相关呢。”不过,该负责人表明,这处遗址的切当时代,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挖掘,才能终究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