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墙体广告 昨日,我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调查队完成了78天的调查使命,乘“雪龙”号极地科考船顺畅回来
上海。海洋二所9位年轻的海洋科学工作者参加了本次科考,刚刚回到
杭州,向记者述说了他们在北极科考中的见识与故事。
与北极熊的一面之缘
“七十八天,一万三千海里,北纬八十三度。从冰雪海洋到温暖内地,咱们回来了。”昨日,刚刚跟从“雪龙号”科考船回国的海洋二所科研人员刘诚刚发了这样一则微信朋友圈,心中汹涌的骄傲之情此时已溢于言表。
从本年7月11日开端的本次调查,总航程抵达约13000海里,最北抵达北纬82度52分59秒。调查规模包含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楚科奇海台、加拿大海盆,以及俄罗斯北部的门捷列夫海岭。
刘诚刚是海洋二所此次北极科考人员中的老大哥,也是仅有的一位“70后”。他参加科学调查的脚印不仅现已抵达地球的南北南北极,还从前跟着“蛟龙”潜艇潜入5000多米的大洋。
从事海洋生物研讨的刘诚刚,这个夏天在他的首次北极之行时期摄制了大量的图像印象材料,其中就出现了北极熊的踪迹。科考时期,“雪龙”号偶尔发现一头正在捕食的北极熊,刘诚刚敏捷拿起相机捕捉了它的身影。但不久,遭到惊吓的北极熊就不见在了科考队员的视界中。
在本次北极科考时期,这居然是刘诚刚首次也是最后一次和北极熊“邂逅”。“跟着气候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北极熊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计应战。北冰洋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不仅影响着北极熊的生计,也终究将会影响咱们人类自身。”刘诚刚说,这或许正是包含他在内的一切北极科考人员,为这一事业不懈努力的正真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