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
墙体广告 这边的山是什么山?”
“这座山形象如沙堆,这儿孕育了绿绿的草,青青的湖,还有生动的动物。”
在“长江源头第一县”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君曲村的草原上,本地著名的说唱艺人达杰和同伴正在用传统的“藏族说唱”,以一问一答的方法向牧民们宣传着环保的理念。男女老少头顶蓝天席地而坐,听得不亦乐乎。
说起这个村子,在记者眼里是一个近乎“在天涯”的当地:间隔县城6个多小时的波动土路,保留下了海拔4500米的长江源头“最初始的纯洁”,土生土长的藏族牧民是这儿的主人。
进村的路上,40岁的扎西东周和两个同伴一起骑着马儿络绎于绿水青山之间,与代代生活与此的祖辈们不一样,他们不是在放牧,而是在捡拾废物,胳膊上那印有“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巡查”的赤色袖章,赋予了这一代牧民一个全新的身份,一份荣耀的任务。
改变,跟着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体系试点而起。在这片12.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草原牧民“富丽回身”,以生态管护员的身份从头“掌握”草原,一条生态维护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的“人与天然调和共生”之路已初现雏形。
立异机制让牧民“富丽回身”
三江源国家公园将构建“一园三区”的国家公园,“一园”即三江源国家公园,“三区”即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三个园区,总面积12.3万平方公里,范围涉及玉树州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和果洛州玛多县4县的12个乡(镇)、可可西里国家级天然维护区。作为中国首个国家公园,
青海变成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
“树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体系试点,坚持维护优先,天然康复为主,遵从生态维护内涵规则,以生态维护管理体系机制立异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国家公园试点的有用经验,构建科学的生态维护管理机制,完成三江源主要天然资源财物‘国家所有、全民同享、代代传承’。”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筹)党委书记、局长李晓南说。
“设置生态管护员岗位即是咱们立异体系机制的一个主要部分。”在黄河源头玛多县扎陵湖湖畔,果洛州农牧局副局长魏吉全向记者说。在他身边,肌肤乌黑,相同带着赤色袖章的牧民更登尖措即是扎陵湖乡擦泽村的第一批生态管护员。
曩昔,更登尖措放牧,只用操心自个家的牧场长势好不好,牛羊壮不壮,草原上的别的事情好像都与自个无关。本年7月起,更登尖措从草原管护员升级为乡里的首批生态管护员,这下子,更登尖措在草原上愈加繁忙了。
“如今村里的牧场被网格化区分,在我担任的区域里,这儿的山水林草湖和野生动物都是我要日常巡护的,还要对草原设备、退化草地管理等工程进行监管,协作社里谁家的牛羊数量超支了也需求我去清点核实,要是碰到偷捕湟鱼、采石挖沙等损坏环境的做法,我也有必要去阻止上报。”说起如今的作业,更登尖措既严厉又兴奋:“和曩昔比,如今我肩上的职责更大了。”
扎陵湖乡党委书记曲洋才让介绍,现在扎陵湖乡擦泽村共有管护员19个,往后要发展到130人,占到村里人口的80%。现在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从乡到村都有自个的管护安排,往后园区内将建造12个乡级管护站和52个村级管护队,终究到达“一户一岗”的掩盖范围,全民都是管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