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墙体广告 意外损伤和猝死发生后的前10分钟,对伤病员进行以包扎止血、心肺复苏等为主的紧迫救治,常可抢救伤病员的生命,因而这个时段又被称为“白金10分钟”,由于它比金子还贵。
昨日是“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上午8点半,
义乌市小学生急救知识和技术比赛在稠城一校举办,全市各镇街中心校都派出代表队,共105名学生参赛。
这次比赛分急救知识笔试和救助技术操作两块,而操作比赛分成三角巾头顶帽式包扎、断掌回返式纱带包扎、手背“8”字纱带包扎3个单项,同学们操作得如何呢?
手背“8”字纱带包扎
把握松紧度最首要
吴易倩是江湾小学6年级学生,参加了手背“8”字纱带包扎比赛。手背“8”字纱带包扎项目拼的不是速度,按规定在5分钟内完结即可,首要考量的是漂亮度和松紧度。
由于严重,吴易倩把同学的手包得太紧,导致指尖发白,按压回血不及时,影响了她的比分。
走出比赛教室,吴易倩还有些严重。
“包得太松,止血作用不行,太紧又会影响血液循环。”吴易倩说,自个平常操练时疏忽了松紧这个疑问,加上比赛时,看到边上的选手动作格外快,自个也想赶进展,就疏忽了手上的力度。
江湾小学领队程教师通知记者,校园科学普及急救知识和技术已多年,全校有50多位教师现已拿到急救员资格证。
这个学期开学后,校园成立了学生急救兴趣小组,从三年级开端分批进行急救知识学习,并有计划在全校推行。
学了急救两个月
50秒内完结头部包扎
其实,在
义乌各中小校园,师生学自救急救已十分普遍。廿三里二小的楼宇豪同学现已学了两个月,这次他参加了三角巾头顶帽式包扎项目比赛。
上场前,他一向和当模特的同学盛子韩重复仔细操练。“最快50秒就能完结。”楼宇豪说。
他格外给记者演示了一遍,果然在50秒就完结了包扎动作。
尽管速度不输给其他人,可是包扎的漂亮度还有些缺乏。
盛子韩说,他也会各类包扎,格外拿手断掌回返式纱带包扎。“咱们是足球特色校园,踢球时摔伤、伤害是难免的,学了这些急救知识很有用。”
这次比赛负责人朱樟清说,
义乌教师应急救助才能训练现已在全市范围内打开,而孩童学急救,对本身也是一种维护。“把握了自救急救技术,他们在校外也能更安全。”
中小学生每周学习应急救助
记者还获悉,
义乌市红十字会联合民间公益安排编著的《
义乌市中小学生应急救助教材》已于本月起在
义乌各中小学投入教育,将作为学生期末考试内容。
该教材分18课,每周一节,正好可以讲一个学期,内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还附上了考试题库,校园里拿来就能用。
教材的执笔者——
义乌市红水晶公益协会会长程青梅是教师身世,她十分了解校园教育的标准。
她说,期望急救能从娃娃抓起,也期望通过学生把急救理念辐射到家家户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