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墙体广告 有一条江,坦坦荡荡,穿过摩肩接踵的
义乌商贸城流来,挨着好戏连台的东阳横店影视基地流来,从磐安的绿色皱褶里开山破石流来……她叫
义乌江。我的祖祖辈辈都喝着她的奶水长大,都听着她的涛声成人,无不在她身边枕流而居,躬耕垄亩,繁衍生息。
义乌江静静地见证了我生活的这块土地的变迁。江边游子,宛如翱翔的小鸟,无论去多远,终究都会回到她的身边。就像我,在别处求学,最后,又回到了
义乌江岸。
义乌江两岸一千多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溪流,流进
义乌江,携着一路路的青山绿树,携着一村村的人情世故。记住儿时
义乌江边有许多渡头,过江用木船摆渡。有一年夏天,我从爸爸作业的东阳孤身回老家白溪,由于火车晚点,下车走到渡头已是暮色四合。摆渡的老艄公见到了,把我送过江,拴好了船缆,还特别陪我走过长满桕子树、常常有野狼出没的白溪溪滩畈,一直把我送到白溪村谈锋说:“好了,你斗胆走吧。”
义乌江自古是
金华区域东西向水路交通要道,舟楫树立,渔歌晚唱。两岸良畴美田,阡陌如画。宋代何基的《春郊晚行》所写“村烟淡淡日沉西,岸柳阴阴水拍堤。江上晚风吹树急,落红满地鹧鸪啼”,恰是
义乌江边的旧时风景。
而那些流入
义乌江的小溪,还有更多的浪花和奇景。我回忆深处就珍藏着从北山注入
义乌江的潜溪。潜溪穿越的这片土地上,诞生了宋濂、吴晗、施复亮、艾青、施光南等大名人,在星光绚烂的我国前史文化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宋濂是个六岁就能吟诗赋词的神童,曾在潜溪边的禅定古寺苦读,也曾在萧皇塘覆釜岩兴办过“釜山书院”。他的短文《送东阳马生序》,家喻户晓。《宋学士集》七十五卷,撒播至今,如悠悠潜溪流明澈、甘洌,依旧滋养着这片土地。艾青是潜溪又一位宠儿。他的故乡畈田蒋是一个蒋氏集合的大村,潜溪从村东绕到村西,南面大路通衢,西面良田万顷,北面乔山为屏,全部村庄山环水抱,摇曳着袅娜诗意。艾青的终身富于传奇色彩,上世纪30年代他的一首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蜚声文坛。1985年,艾青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他和聂鲁达、希克梅特一同被誉为
现代国际三位伟大的公民诗人。
义乌江,带着沿岸宽广土地的风土人情,自始自终的坦坦荡荡,穿过从鸡毛换糖进入国际商贸年代的
义乌基地城区流来,挨着声名远播的影视拍照地横店镇流来……无以计数的、人文荟萃的支流流到
义乌江,然后坦坦荡荡地流到曾拥有我国四大雕版印书基地之一、我国四大造船基地之一桂冠的
金华,然后坦坦荡荡地流到富春江,流到钱塘江,然后坦坦荡荡地流入东海……
义乌江,让我逼真地感受到宽宏大度是积累厚重前史和绚烂文明的法宝。我的
义乌江啊,让人体悟到唯有滚滚不息地行进,才干出现生命的坚毅和柔美,唯有汇入大江大河,才干奔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