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墙体广告 “2016年是我从艺的第30个年初,这个奖是对我最大的鼓舞。”10月31日晚,在
西安举办的第十一届我国艺术节落幕晚会上,我省越剧扮演艺术家吴凤花夺得第十五届文华扮演奖,参评剧目是由其领衔主演的新版越剧《狸猫换太子》。这次全国共有10名艺人获此殊荣,吴凤花也是全国仅有当选的越剧艺人。
包含文华扮演奖和文华大奖(剧目)在内的文华奖现在每3年评选一次,是文化部建立的国家舞台艺术政府奖。文华扮演奖专门颁发德艺双馨、秉持工作操行、具有杰出的社会名誉、扮演艺术风格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一起,评选对艺人及其参评剧目近5年来扮演特别是到底层扮演的场次都有规定。
吴凤花,1970年出生于
绍兴,越剧范派小生,现为
绍兴小百花越剧艺术中心国家一级艺人。2015年,吴凤花曾取得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谓。
拿手文戏武唱的吴凤花,在新版《狸猫换太子》里,将最终一场近20分钟的戏发挥到极致。“旧版以故事带动人物,新版以人物说故事。”吴凤花的《狸猫换太子》早即是剧团的“看家戏”,每到一个新的当地就一定要先演这出戏。从当年排这部戏开端,现已足足演了六七百场,而她也因陈琳这个人物曾捧得了我国戏剧扮演“梅花奖”。
说起来,本来记载在清末成书的《三侠五义》里边妇孺皆知的《狸猫换太子》,早就变成我国老
大众耳熟能详的传奇故事。“本来《狸猫换太子》这部戏一直是戏剧的抢手体裁,
上海京剧院演过连台本戏(连续数日接演一部整本大戏),秦腔也演过。”吴凤花介绍,她的新版越剧《狸猫换太子》有自个的特色,它有着大段独白,有点相似话剧的方式。她所描写的陈琳不像老版中那样谨言慎行,而是活跃主动、更显睿智,使人物形象有了新的提高。“越剧能够有更多的也许,应当活跃吸收其他剧种的东西。”
吴凤花格外拿手吸收学习其他剧种的艺术精华。像她并不常演的《周仁哭坟》,即是跟
重庆京剧团的朱福侠学来的。那部戏中吴凤花展示了长水袖加甩发的绝技,许多观众都知道长水袖是花旦对比惯用的一个体现手法,但她却用在了小生身上。新版《狸猫换太子》还在声腔上学习运用了京剧老生中“反二黄”“慢板”等手法,在扮演上融入了京剧老生的扮演模式,加强人物性格的描写,充分人物的阳刚之气。特别最终一场中,吴凤花的唱词多达62句,“这么多唱词要一口气唱完,非常检测艺人的声腔。”
绍兴小百花每到香港、台湾、
上海、
广州、
杭州等地扮演均场场爆满,但事实上这个当地院团多半的扮演都在
乡村底层。因而《狸猫换太子》有两个版别——
乡村版和城市版。“城市版2小时20分钟是浓缩的。
乡村版3小时5分钟,里边会呈现包公,因为
乡村观众以为这部戏就该有包公。城市里和
乡村的观众不太相同,城里看戏是去看艺人,
乡村通常更爱看故事。”吴凤花说。
学艺从艺30年,吴凤花有无限感慨。“戏剧校园招生,我是背对着老师唱了一段《盘夫》被选取的。”开端,身体还没长开的吴凤花被拉去学老生,又过了一年,身段变得高挑的吴凤花又被选去学花旦,直到最终才去学的小生。18岁那年,吴凤花被范派创始人范瑞娟正式收为入室弟子。
“能文能武”是吴凤花的特色。文的能演《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白蛇传》中的许仙、《跪池》中的陈季常等;武的能演《马龙将军》中的马龙将军、《穆桂英挂帅》中的杨宗保、《陆文龙》中的陆文龙等,个个都是信手拈来。
作为“黄金一代”名角中少量待在当地剧团的艺人,吴凤花常常
下乡扮演,均匀一年有160场摆布在底层
乡村扮演。在
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的大院里,停着一辆加长的
移动扮演车。后边的货柜翻倒支起来,即是一个能够
移动的扮演舞台。关于
下乡扮演吴凤花从未叫过累。“我是从
乡村出来的,在演戏的这30年里,我真的很热爱我的行当。”
虽然在台上光鲜,但吴凤花也承受着台下的艰苦。她的脸因为重度油彩过敏而近乎毁容,试了许多抗过敏的药物都不管用。“因为皮肤的症状日益严重,医师主张我停止工作或许换一份工作,可是不可啊,我离不开我的舞台,离不开我的观众。”为了艺术,她甘做“拼命三郎”。
“文华奖是我从艺30垂暮上的又一个新台阶。”正在
西安参与颁奖晚会的吴凤花在电话那头说,
大众需要文艺,文艺需要
大众,满足
大众的需要,才是艺人的根本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