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墙体广告 为进一步发掘该镇稠密的民族特征文明底蕴,扩展侗族农人画的知名度,推进湘、桂、黔三省侗族文明的沟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造人民满意的富裕
乡村、绿色家乡供给强壮的精神支柱和营建杰出的文明氛围。11月12日,三江首届侗族农人画艺术节在三江独峒镇举行,经过桂湘黔三省(区)侗族农人画展、文艺汇演、侗族农人画师现场创造、百家宴、桂湘黔三省(区)民族团结和谐鸿沟座谈会、侗族农人画开展研讨会、侗戏扮演等活动,展现深山侗寨原汁原味的艺术珍宝和风土人情。
据了解,侗族农人画以其浓郁的民族特征、艳丽的颜色和夸大的方法,深受大家喜欢,2012年被
广西列入非物质文明遗产加以维护与传承,变成独峒镇文明工业开展的动力之一。作为侗族农人画发源地的独峒镇,地处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地,2008年已被国家文明部命名为“我国民间艺术之乡”称谓。高定村、岜团村、林略村、唐朝村、八协村座龙屯被国家民委列入首批“我国少数民族特征寨子——侗族寨子”名单。
2016年8月,三江侗族农人画初次晋京参展,一起还进行了“资料革命”,以画板、漆等资料替代以往的画纸、丙烯等,著作画法、画风、内容等仍保存原汁原味的传统方法与个性,使侗族农人画更具保藏价值。三江立异举行“侗族农人画艺术节”,不断提高侗族农人画品牌知名度,鼓舞、引导、扶持侗族农人画工业化开展路途,推进民族文明旅行工业繁荣开展,以特征文明旅行工业助力脱贫。目前,三江县级以上侗族农人画家已超200人,著作已逐渐翻开国际市场,有2000多幅佳作被国家文明部送给各国使馆保藏,500多幅著作被各地博物馆保藏,近2万幅著作作为装饰品走进景区、酒店、宾馆或飞入寻常百姓家,农人画年均产量300万元以上,已变成侗乡农人居家创业增收的新式文明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