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
墙体广告 为村里争取资金建筑文明广场;和乡民证明经营项目,和谐贷款;请来专业技术人员,对乡民进行技术培训……在海东市安全区洪水泉乡,“第一书记”们和扶贫(驻村)作业队的就事热情高涨,而这,得益于洪水泉乡施行的“5+3+2”查核机制。
为切实加强对扶贫(驻村)“第一书记”的查核和办理,增强精准扶贫作业实效,洪水泉乡联络本乡实践拟定出台《洪水泉乡“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作业队查核办法(试行)》,环绕扶贫(驻村)作业展开状况、作业成效、实绩清单等方面内容,全部、客观、公平、精确地进行查核评估。
据了解,该办法联络“第一书记”作业责任、任期计划和许诺事项,将其在扶贫(驻村)时期的德、能、勤、绩、廉5个方面归入平时查核规模,细化为
大众满意度、出勤状况、作业推动状况、联络帮扶
大众状况、立异亮点作业和廉洁自律状况等量化目标。根据量化评比打分、民意测评等成果,将查核成果分为“优秀”、“胜任”、“根本胜任”、“不胜任”四个等次。
除了从五个方面清晰查核内容,处理好“考什么”的疑问,在作业中,洪水泉乡还以定时陈述、定时监察、定时通报三个过程标准查核方法,分阶段了解“第一书记”的作业进展状况,处理好“怎样考”的疑问。
在查核完成后,将“第一书记”归纳查核成果,及时陈述区委组织部及派出单位,作为组织部门和派出单位断定后备干部、鼓励奖惩的重要依据,使查核成果充分发挥效用。经过将查核成果与自己奖惩和单位年终查核挂钩两个层面运用查核成果,处理好了“怎样用”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