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
墙体广告 “阿莫惹妞……阿莫惹妞……”伴随着舒缓带着忧伤的旋律,11月12日,凉山代表队参赛舞蹈《母亲的歌》登台演出,色彩多姿的彝族服饰、动人的舞姿,引来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母亲的歌》展现出残疾人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出残疾人士如何一步一步突破眼睛障碍和心理障碍,如何层层撕碎这些横亘在他们人生路上的各种阻力,走向人生的阳光大道。”编导甲巴拉者告诉记者,“中间用了一段《妈妈的儿子》作为背景音乐,整段音乐表现的就是新时代下,在我们的国家、母亲、朋友等关心、关爱下,残疾人士实现自我突破,冲破命运给他们带来的种种不幸,勇敢迈出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步’。”
据悉,《母亲的歌》共27名演员,均是西昌特殊教育学校的聋哑学生,最大的15岁,最小的8岁,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有些甚至没有舞蹈基本功。这使排练难度非常大,只能靠四个手语老师一遍又一遍的教,让演员们一次又一次跟着模仿,经过近2个月的时间,这才有了如今的《母亲的歌》。
手语老师沈燕说,“舞蹈跳出了他们的梦想,他们的梦想也很简单:看得见外面的世界,听得见鸟儿的叫声,大声喊出心中的喜悦。”
甲巴拉者说:“我在其他地方排练10个节目的时间,在他们这里,只能排一个节目,但我无悔这次选择,因为我希望更多的人士、更多的群体、更多社会组织来关爱身边的残疾人士,献出一份爱心。命运给他们带来不幸,很多我们平常人看着很简单的动作,对他们来说或许就是一种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