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
墙体广告 者曾在三年前走过一次泸喜路,当时的公路刚刚经历2012年“8·31”特大洪水的创伤。
再走泸喜路时,却已经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宽阔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笔直而平坦,波形防护栏被擦得锃亮,坚固地树立在道路两旁保卫着车辆的安全通行。一打盹,
汽车便已经到达喜德县城,快捷又舒适——这是喜德县交通发展史的一次重大飞跃,是凉山州“一轮凉推”和交通大会战所取得的又一次胜利。
泸喜路凉山州综合交通规划体系规划干线路网“五纵两横两环”的北环线东西向的重要干道,是北三县居民通往西昌的必经之路。路线起于冕宁县泸沽镇,止于喜德县光明镇新联村,全长30余公里。
泸喜路所连接的冕宁及喜德县均是以农业为主、彝族聚居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长期以来,泸喜路担任着沟通两县共同发展交通大动脉的重任。
特别是在“8·31”洪灾中,进入喜德县的泸(沽)喜(德)和米(市)西(昌)两条主干道均严重受损,其中米西路有26公里路基被毁,恢复难度极大,相对影响较小的“泸喜路”成为了项目影响区域物资进入的一条重要“生命线”。
为满足群众急需的交通出行环境,2013年,泸喜路改建工程被纳入了凉山州“一轮凉推”国省干线改造中的重要一项,同时也被纳入“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4年,在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下,以2.5亿元的大投资率先启动了泸喜路的改建项目。
“2014年4月底进场,6月正式启动建设。几乎用了两年的时间,在保证道路通畅的同时,按照州委、州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施工方负责人说,为了早一天恢复公路的通畅,施工方鼓足干劲,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采取“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查”的工作机制,吃住都在山上,全力抓项目工期和质量的推进,最终于4月30日项目基本全面完工,并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对工程验收。
据悉,改建项目按照二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路基宽十米,局部困难路段路基宽8.5米。完全能满足普通车辆通行,以及折合成中型载重
汽车2000辆以下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的需要。建设大型桥梁1座,长度218米;中小型桥梁13座,全长436米。最大限度避开了原有危险路段,改弯取直也让车辆的通行更为便利、安全。按照60KM/小时的设计时速,全段路通行时间只需半个小时,比曾经快了近4倍。对实现喜德融入西昌1小时交通圈,及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