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
墙体广告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的战斗号令,脱贫攻坚,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人民日报》近日发表言论,文中有组令人震撼的数据,
广西天等县驮堪乡道念村为改变“开门见山不见路”的困境,村三届村党支部一任接一任干,带领群众以铁锤钢钎凿山挖洞,顽强开路。24年,打钝2000多条钢钎,烧掉3.2万根蜡烛,用坏336支电筒,报废462辆人力车,终于打通了一条长460米的隧道,圆了出山梦。
一个村,24年,2000多条钢钎,3.2万根蜡烛,460米的隧道!
这是何等的毅力和精神!
脱贫攻坚,正是需要这样的毅力和精神,凉山脱贫攻坚,正是需要用苦干铸造出这样的精气魂!
用不到5年的时间,让全州数十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纪伟业,完成这个世纪伟业,需要中央省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需要全州人民用苦干铸就出脱贫攻坚的精气魂!
用苦干铸就出脱贫攻坚的精气魂,需要全州各族人民坚定脱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念。我州有十多个贫困县,数十万的贫困人口,这是摆在全州各族人民面前的一个非常具体的数据。实现全面小康,必须迈过这座山,跨过这个坎。要完成这个历史任务,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精神的力量来源于对信念的坚守,脱贫攻坚,实现我州与全国全省在2020年同步全面小康是我们的目标,让全州每一个贫困户衣食无忧,共享发展的成果,是我们的信念。实现全民族的共同进步与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建设全面小康是党委政府的职责,追求幸福生活,是每一个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具体追求。要求、职责、追求,汇聚起来,就是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念。
用苦干铸就出脱贫攻坚的精气魂,需要全州各族人民要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面对的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最难攻克的贫困堡垒。除了山高坡陡,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等自然因素外,还有因循守旧的意识等这些既存在于贫困户中,也存在于各级干部中的思想堡垒。这些都是在脱贫攻坚中面临的困难。面对这样的“硬骨头”,就要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干部来说,就是怀有使命感,要把心用在贫困户上身上,真抓实干,不畏艰难;作为贫困户来说,就是要求有摆脱贫困的志气,不畏命运。有了这样的勇气,面对困难,没有办法,会想出办法,没有道路,可以走出道路。
用苦干铸就出脱贫攻坚的精气魂,需要全州各族人民发扬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优良传统。我州各族人民,有着勤劳勇敢的美德,彝族谚语说,“不要因为困难就失去勇气,困难常常是长志气的根子。”“只要自己努力,命运会为你效劳。”翻看自治州的发展历史,凉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一步跨千年,这是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凉山建设起了包括成昆铁路在内的一个又一个的工程奇迹,彪炳世界交通建设史册,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时期,凉山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腾飞,不仅在全省率先迈进千亿GDP的方阵,而且领跑全国30个自治州。一个个历史的奇迹,正是来源于我州各族人民的勤劳勇敢的精神。在脱贫攻坚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必须发扬光大。
脱贫攻坚,世纪伟业,需要苦干才能够实现,需要用苦干铸就出民族进步的精气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