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墙体广告 “这5张捐款单都是本年捐的,合计3095元。还有很多捐款单弄丢了,我记不清究竟捐了多少钱,都是些小事,何足挂齿。 ”岳西县温泉镇牌坊村乡民储德素笑着说。 11月15日,他正在家中收拾捐款单,爱心捐献收据铺满面前的长桌子。
储德素家中,没一件像样的家私,最显眼的是从各处回收来的废品。现年60岁的储德素,天天走村串巷收废品,回家逐个分拣好,卖出去赚取微薄利 润。虽然家境不富裕,但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开端,他经常用卖废品的钱捐给岳西县红十字会及公益安排,把辛苦钱送给更需求协助的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看到电视里的灾区画面,储德素落泪了。 “当时很想去受灾地区,为他们供给一些量力而行的协助。 ”储德素说。那些天,他的脑子里想的都是怎样协助受灾地区人民。他处处打听如何将钱捐给受灾地区,有位热心人将他指引到岳西县红十字会,他将身上那段时刻 卖废品所得收入1000元钱悉数捐了出去。
“捐了钱,心里格外明亮,记得是一路哼着小曲儿回家的。 ”储德素回忆说。储德素年幼时吃糠咽菜、历经磨难,格外懂得苦日子的味道。成家今后,他见不得他人受苦受难,隔着千山万水,他也总要伸出手,能帮一把是一把。
从那今后,储德素对捐款“上瘾”了。每隔一段时刻,他都要去给岳西县红十字会“签到”。每逢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接过储德素的捐款时,无不为之深深感动。
“您家条件也不是极好,少捐一点吧? ”“没事,儿子、媳妇在
深圳打工,我自个养活自个,称心如意。 ”储德素老是这么说。
他每次捐款的数额不大,最少100元,最多1000多元,可是这些钱,悉数都是他收废品换来的血汗钱。储德素通知记者,儿子、媳妇还不知道他这些年的爱心之举,但他信任,孩子们就算知道了,一定也会支持自个。
“他那么大年纪,只需哪家有废品,随叫随到,从不嫌费事,称秤不克斤扣两,我们都喜欢将废品卖给他。 ”乡民王大妈说。
不管在哪个村收废品,储德素从不“拿”乡民家门口的塑料瓶子、铁罐子。捡到这些“宝物”,他老是送给离得近来的那户乡民,让其集在一起,下次来再卖给自个。 “能卖一块是一块,普通人收入,都是这么一点点攒来的。 ”储德素就这么替乡民考虑。
“如今党的政策好,我们小日子都过得不错。我捐的都是小钱,人多力量大,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受灾地区、贫困地区的明日一定会变好。”储德素说。在他的影响下,温泉镇、莲云镇、天堂镇等城镇的乡民,也多次向受灾地区和贫困地区捐款、贡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