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洪墙体广告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第一次来西双版纳旅游,就与这片美丽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往常一晃20年过去了,我越来越酷爱这里,每年总要来住上几个月,好好地放松放松心情、颐养天年。”来自北京的郭女士通知记者,正是傣乡热土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温馨宜居的环境吸收着她。往常,曾经退休的郭女士成为了
景洪这座城市的一位“留鸟老人”,在世纪金源小区购置了房产的她,一到冬天就会来到
景洪,享用暖和宜人的冬季。像郭女士这样钟情于
景洪市自然宜人的人居环境的人,往常曾经越来越多。
“安居乐业”是老百姓对生活的根本追求。近年来,
景洪市坚持规划引领,大胆探究创新城市管理制度,增强城镇根底设备建立,推进城市根底设备转型晋级。随着根底设备不时改善、生活便利大幅进步、效劳程度持续提升,
景洪市人居环境得到日益完善,深受国内外游客喜欢,而
景洪市城市形象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不时进步。
强化根底设备 提升城市形象
近年来,
景洪市依照州委、州政府“六大战略”“两个率先”“三个好中央”战略部署,鼎力推进统筹城乡特征化建立,深化推进全市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生态文化建立、园林绿化建立、城区特征化改造等工作举措,全面施行“雨林
景洪·柔情傣乡”建立行动,突出城市建立管理重点,全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和
云南省“两强一堡”总体请求,城市综合建立呈现出“五大特征”和“三大亮点”。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十二五”以来,
景洪市主动效劳和融入省和国度开展战略,积极顺应新常态,不时加大城镇根底设备建立力度,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1.18亿元。交通路网建立步伐加快,启动施行景宽公路、南绕城公路、西双版纳东部客运站等一批交通根底设备项目,
乡村公路建立获得新打破,全市行政村道路硬化率为86%,自然村通达率为95%。城市质量明显提升,新改建城市道路10条共18.09公里,道路罩面12.1万平方米,沧江新区、北片区建立初具范围,引水入城、沿江景观带、曼景兰古城、告庄西双景等特征化项目建立效果显著。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65座、河道管理两条、主干水源项目两个、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5个和勐龙中型灌渠,开工建立曼点水库。强力推进
乡村饮水平安工程,处理15.18万人饮水平安。实在抓好兴地睦边,高规范整治农田19.1万亩。强化电力通讯保证,施行6个输变电工程,村网改造率、通电率、户表改造率到达100%。新建挪动、
电信通讯基站2896个,挪动4G网络完成
乡镇全掩盖。
同时,
景洪市还以完善环境根底设备、增强环境污染防治、展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扎实展开城市环境整治工作,特别是经过全面施行城区渣滓一体化搜集处置和城市污水管理工程,普遍展开创立环境维护模范城市、生态市、文化城市、卫生城市、节水城市等活动,
景洪城区市容市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市新建城区渣滓中转站4个,标准渣滓填埋场环境管理,完善了城区生活渣滓分类搜集处置和生活渣滓无害化处置;增强
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建成全州
医疗处置中心,全市
医疗废物得到平安处置;引进新型高科技雾化技术展开人工降雾,降低城市道路扬尘污染;目前大气PM2.5、臭氧自动站监测设备装置已完成并投入运用;投资3.15亿元,建成滨江公园、泼水广场、傣江南、傣泐金湾等多项生态景观重点工程,新增公共绿空中积0.39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空中积达15.59平方米,城市绿地掩盖率达47.69%,公众称心率进一步提升。
进步效劳程度 优化人居环境
如何应用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不时进步效劳程度,发明愈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
景洪市不断在考虑的问题。作为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西双版纳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地球腰带上的一颗绿宝石”,而
景洪市,无疑是这颗绿宝石上最闪烁的光芒。倘佯在
景洪,除了共同的民俗风情,就是奇特的热带雨林风情,好像脱离了喧嚣尘世的颜色斑斓的神话世界。
近年来,
景洪市突出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和澜湄次区域旅游产业中心城市的作用,从深化变革、扩展开放的视角施行顶层设计、政府扶持引导与基层探究、行业企业主导相分离的旅游产业开展政策,倾力把
景洪市建立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度旅游互动的桥头堡、集散地、目的地”,澜湄次区域协作与中国大西南市场相对接的水、陆、空平面交通枢纽,使
景洪市成为滇西南旅游休闲精品和龙头中心区域,国内外重要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目的地。
“十二五”期间,
景洪市一直坚持民生优先,人民生死水平得到新进步,普通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累计达153.76亿元。学前教育根本完成“广掩盖、保根本”,人均受教育达8.78年。调整优化校点规划构造,28所学校“校安工程”投入运用。完成市人民
医院提升改造和一批
医疗卫生根底设备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安康档案,“单独两孩”政策全面落实。文化体育繁荣活泼,胜利举行一系列文艺汇演和体育赛事,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传习所11个,傣族章哈、基诺大鼓舞等5个项目被列入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名录,傣族园被命名为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社会保证逐渐健全,城镇
医疗、养老扩面提标,参保人数达73.1万人次,“新农合”“新农保”参合率分别达99.5%、96%。鼎力施行山区综合开发、扶贫攻坚整乡整村推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及克木人开展扶贫工程,累计减贫11257人。建成城镇保证性住房6474套、
乡村危旧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11207户。圆满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
新美
墙体广告 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