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粉刷墙体广告 日前,我们深入洪泽湖水产批发市场采访,不少店家正忙着大闸蟹销售,在洪泽县高良涧街道绿岛螃蟹合作社,被称为“洪泽湖养蟹第一人”的董继友的门市,董继友告诉我们,今夏持续的高温天气影响到了螃蟹产量和规格,虽然个头小一点,但螃蟹比去年好吃得多,每天来自线上线下的客户订单不断,这不,刚才
山东一家
公司通过互联网一下子从我这儿订购了100公斤螃蟹,全家正在忙着包装发货呢……
董继友是洪泽县高良涧街道洪泽湖区河蟹养殖大户,现有成蟹养殖面积260亩,另有8.5亩蟹种培育池。去年该户围网养殖的成蟹平均规格达3两以上,亩产52公斤,蟹种亩产252公斤,共实现产值100多万元,亩均效益达2308元。
由大养蟹到养大蟹
早于上世纪90年代初,董继友就开始了螃蟹养殖,刚开始,由于缺少经验,走了不少弯路,甚至是十养九赔。为了养好蟹,他经常骑车几十里往返于自家塘口和县城之间,向县水产局技术人员请教;有时为了听一次专家讲课,能往返跑上好几十里路。现在,董继友养殖的大闸蟹主要是两年蟹。第一年元月份将精选的优质大闸蟹亲本送往沿海交配、产子;5月份,将大眼幼体运回洪泽,用蛋黄、鱼虫等进行精养;到立冬,大眼幼体经过8次退壳,长成大约1斤110只左右大小的蟹苗后,就不再喂食,对螃蟹进行扣养。“再喂食就螃蟹满齐了,所以必须扣住不让长,等到过年后,才能再喂食,这样才能养大蟹。”第二年正月,将扣养的蟹苗放入标准化大塘,每亩投放饲料1斤2两左右,以螺蛳、小杂鱼为主;5-7月份,将饲料加到最大量,每亩达到4斤;7月底,螃蟹基本都长到了2两以上;到8月份,再经过2次脱壳以后,大部分螃蟹都能长到3两以上。
由等上门到送上门
以前,董继友和周边的养殖户一样,蟹养成了就放在塘口等
上海、
南京等地的老板来收,1斤能净赚3-5元钱,但利润的“大头”落到了人家手里。“不安分”的老董心里又开始嘀咕了:“我凭啥就不能自己得“大头呢”。他开始寻思着自己干。对于一个不懂市场的渔民来说,要跨过市场这一关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1996年9月,老董第一次拉了100多公斤蟹到
苏州,赚了2000多元钱。一高兴,第二趟就拉了500公斤,谁知因
价格变化还亏了一万多元。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自此以后,老董每次少带一点,到宜兴、
宁波、
上海等地“探路”,暗地里摸索外地人售蟹的经验,不久便把亏的钱赚了回来。
辛勤付出换来了丰硕的回报。如今,董继友与
辽宁、北京、
上海、
浙江等近10个省、市的客户建立了稳固的关系,并在
扬州、
南京、
上海等水产品交易市场设立常年螃蟹直销窗口10多家。现在只要客户一个电话,老董就按照规格、要求,将螃蟹发给客户。目前董继友与
南京的华润苏果等大型连锁超市建立了合作关系,设立了专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