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墙体广告 12月16日上午,
赣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暨全市科技奖励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表彰2015年度市科技奖获得者,研究部署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动员全市上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
赣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炳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市委副书记、市长曾文明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晓春,市政协主席刘建平,市领导张圣泽、刘文华、马玉福、彭业明、李恭进、唐舒龙、陈庆阳、胡雪梅、李明生、张晓宁等在家的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
李炳军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2015年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他指出,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优环境、抓载体、强合作、促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活力迸发,科技实力得到增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李炳军强调,要强化创新理念。科技创新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战略,是打好六大攻坚战的关键举措,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迫切需要。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创新理念,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力争到2020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较2015年翻一番,创新型
赣州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争当创新型
江西建设的排头兵。
李炳军指出,要突出创新重点。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全面落实鼓励企业创新的各项政策,推动优惠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资源向企业配置、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发挥创新平台的骨干作用,发挥驻市、市属高校及科研机构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创新联盟和协同创新体,大力推动赣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改革,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围绕重点产业推动创新,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集中资源集中攻坚,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同时要在发展新经济新动能上解放思想、锐意创新。
李炳军要求,要完善创新机制。改革科技管理机制,重点是完善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体系,推动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向抓规划、抓监管、抓服务转变;引入市场机制,促使资源配置和科技创新活动效率最大化。创新科技评价机制,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安心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健全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市场,支持科技成果加快转化,着力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
李炳军强调,要培育创新人才。千方百计引进人才,下大决心实行更开放、更灵活、更便捷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政策,鼓励和支持以项目合作、技术指导、培训咨询、技术入股等形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抓好“赣商回归、赣人兴赣”工程。务实管用培育人才,改进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构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推进重大人才工程、重大人才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放手大胆使用人才,健全人才使用机制、人才合理流动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尽心尽力服务人才,为培育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提供最优质服务,增强人才归属感、认同感。
李炳军要求,要优化创新生态。强化组织保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合作、上下联动,形成共同推动科技创新的良好局面。加大科技投入,发挥好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足额安排科技创新的财政预算,同时要完善创新投融资体系,带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保护知识产权,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做好专利信息推广应用服务,推动构建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励创新创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进一步营造和优化创新创业孵化生态系统,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努力让创新的力量倍增成长。
曾文明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要深化思想认识,坚决贯彻市委决策部署,全面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使创新成为全市上下的主旋律和最强音。要突出问题导向,加快补齐投入、制度、人才短板,使更多科技创新项目在
赣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抓住关键环节,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为方向、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齐抓共管,认真落实科技创新责任,增加科技创新工作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大力培育创新文化,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
会议对我市获得2015年度省、市科学技术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会上,章贡区、
赣州高新区、市财政局、
江西理工大学、孚能科技(
赣州)有限
公司、
江西青峰药业有限
公司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
会前,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全市“十二五”科技创新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