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
墙体广告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庭文明建造,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变成国家发展、民族前进、社会调和的主要基点,变成大家愿望 启航的地方。日前,本报分配多路记者,走进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我省12户“全国文明家庭”,开掘这些寻常人家柴米油盐间不寻常的文明细节,推进形成爱国爱 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同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今起推出专栏。
12月13日,从北京领奖回来的李孝香,快步走上回家的田间小路,北风吼叫中,总算望见了自家小楼。“看,我家老公站在门口。 ”她远远招手,那头的人儿也挥挥手臂回答。到了跟前,没太多言语,老公刘国桥忙前忙后搬送行李。李孝香几步进了屋,先直奔老妈妈的房间。
“妈,我见到了习总书记,还握了手,我太激动了! ”李孝香斜坐在床边,紧紧捏着妈妈的手,叽叽呱呱“报告”进京见识。李孝香的妈妈年岁大身体弱,天冷只能躺在床上。看着兴高采烈的女儿,白叟家绽开了慈祥的笑脸。
看罢妈妈,走进堂屋。正面的墙上,贴着一个红红的“家”字,与“家和万事兴”五个小字一同,簇拥在花丛中心。花丛下一条长长的书案,堆着一叠红 色荣誉证书。李孝香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证书、奖牌从包里拿出来,双手递给刘国桥,两人挨在一同打量,笑呵呵地把证书摆在最上面。
这些证书,都源于5年前的一个交通事故,李孝香家庭“以德报德”“四送四拒”成果了一段美谈。
5年前的夏天,婆婆李家珍带孙女回家,同村村民刘士圣骑着电动三轮车善意带祖孙俩一程。眼看就要到家,为逃避对面来的
摩托车,刘士圣猛打方向,出事后,刘士圣夫妇先后4次登门道歉、并送2万元补偿款,都被李孝香夫妻婉言谢绝。
李孝香一家并不宽余,夫妻俩打工的菲薄收入是家中的经济来源。其时两个孩子膏火都没着落,加上婆婆4万元医药费、丧葬费,李孝香恨不能一分钱掰 成两半花。但无论刘士圣一家如何坚持,李孝香家庭始终没收下一分钱补偿款。“再缺钱都不能要刘士圣家的一分钱,她出于善意才捎了我婆婆一段路,不能让好人 做好事没好报! ”李孝香说。
一个自动做好事,意外发作交通事故后自动担责;一个仁慈宽容,朴实无华一言一行感动世人。一个住村西头,一个住村东头,平常只需有空,总会到彼 此家里去坐一会。 “两家人早已变成一家人,这几年的年夜饭都是围在一张桌子上吃。”李孝香说。本年,刘士圣一家因为拆迁,租房子搬到肥东去了,即便隔了十几公里,李孝香还 经常骑
摩托车去看望她。 不是亲朋,胜似亲朋。 “本年5月1日,是我和李孝香成婚20周年岁念日,刘大姐也过来祝贺了呢。”刘国桥说。在他眼中,李孝香贤惠勤快、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注重对后代言传身 教,是村里公认的“好媳妇”。 “她这身新衣是为去北京专门买的,平常很少买衣服,家里有好吃好喝的,都是先思考白叟孩子。 ”刘国桥说。
李孝香告诉记者,自个嫁到了一个好人家,家里人都十分朴实仁慈。尽管没过上一天大富大贵的日子,但是每一天都温馨圆满。 “无论是与家人共处,还是与亲朋好友往来,都要设身处地。这是我从上一辈白叟那学的,也会传给下辈人。 ”李孝香说。
现如今,家中的7亩地步都流通出去了,李孝香和女儿刘雪敏同在新站区一家纺织厂上班,刘国桥在附近
工地上打工,儿子正在读高中。一家人相亲相 爱、向上向善,是
合肥市仅有的首届“全国文明家庭”。李孝香变成品德榜样和“我国好人”后,村里人有什么事都喜爱找她说道说道,她还被
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 院任命为人民陪审员,并成功地调解了一同奉养胶葛。
“我是一名
农村妇女,也没其他才能,对上孝敬白叟,对下教学孩子是本分。党和政府对我们家的认可,更多的是对家庭建造的注重,希望更多家庭和睦共处,社会充溢正能量。 ”李孝香笑着说。
采访完毕,与李孝香挥手道别,路过门口的小菜园,一畦小青菜在冬日里容光焕发,绿得清新鲜亮,记者心中一暖,回头看看,笑盈盈的李孝香仍站在家门口依依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