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墙体广告 俗话说:“众口难调”。而定海区金塘镇长沙村乡村医生周芝香从医50余年来,与数以万计的患者打交道,却博得了众人的口碑,最近她由于“医术好、效劳好、态度好”,上了所在社区的“乡贤榜”。
五十四年的据守
位于定海金塘岛东南角的长沙村由8个自然山岙组成。由于地处偏远,早年村民患病就医得用摇篮抬着翻山越岭十余公里到外面的医院。“小病拖,大病扛,错失机遇见阎王”,是当时当地大众看病难的真实写照。
为改善当地的医疗条件,1963年,金塘卫生院为该村(当时的金塘公社长沙大队)“开小灶”,物色三名小青年停止医疗培训,成立了大队保健站。16岁的周芝香成为一名保健员,她如饥似渴学学问,“满师”后整天奔波在坎坷的山间小道上。由于工作出色,70年代初被选拔到舟山卫校“进修”。经过刻苦努力,终于从一名“赤脚医生”“红药水医生”成为省卫生厅正式注册的乡村医生。原来的两位同事因条件差、收入少先后离岗。只要周芝香坚持了下来:“乡亲们需求我,我离不开。”
弥留之际的感恩
往常周芝香的案头有382人的安康档案,其中有92名高血压患者,11名糖尿病人,6名肉体病人。由于经常上门走访,某人患什么病,病情水平,周芝香了如指掌。长沙村最南端的铁路岙里住着四个人,周芝香从最北端的家里到那里来回要走两个多小时,她坚持在山坡里爬上爬下随访,当周芝香检查完回卫生室时,村民们常在远远地用眼光对这位白衣天使表达敬意。
乐信态老人因患中风长期卧床,臀部长了褥疮。从外地医院回家后,碗口大的伤口深可见骨,恶臭难闻,家眷见此也忍不住掩鼻。周芝香一连三个月为其清洗伤口,消毒换药。关于患者家眷的感谢之言,周芝香总是和气地说:“当医生就是治病救人,我曾经习气了。”老人临终前不时召唤周芝香的名字,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动容。
死神手中夺生命
从医50余年,周芝香不断遵守“随叫随到”的承诺。不管刮风下雨,白昼黑夜,只需接到电话或口信,背起药箱就出门。有时刚端起饭碗,老伴叫她吃好饭再去,她说:“我早到一步,病人就能早些解除痛苦。”村民谢仁光在田头劳作时忽然昏厥,面似土色。周芝香赶到后诊断他是得了一种俗称老虎痧的中暑症,立刻用银针停止抢救,几分钟后就醒过来。周芝香说,如再延误一点时间,结果就不堪想象了。
40年前发作的一件事,曾经惊动了长沙村。村妇张亚清产后大出血,这在医学上可称高危症,村里没有电话又不通车,假如用人力把产妇抬到金塘卫生院,翻山越岭最少得三个小时。周芝香依据从金塘卫生院产科医生处和舟山卫校学到的学问,诊断该产妇为胎盘残留,在同事的配合下,她用手抠出产妇体内的残留胎盘,并用药物治疗,终于把母婴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
“芝香的心像金子”
“芝香医生的心像金子,永不褪色。”这是村里老人徐松中、俞瑞青对周芝香的评价。
1974年,金塘岛有多人患上病毒性肝炎。周芝香一面为大众看病,一面还忙着上山采集治疗肝炎的草药,昼夜连轴转长达一个多月,真实忙不过来就叫拢洋回家的丈夫一同帮助。最终全村86名肝炎患者全部得到了及时治疗并康复。“我们见她在采药的那些日子里忙得蓬头分发。为了采草药还从高坎跌下,腿部骨折。她把草药分给人家,一分钞票也不收。”多年来,周芝香对乡亲们坚持实行出诊、针灸、拔牙、草药四不收费。“50多年来可是一笔大数目呀,阿拉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村民的言语间充溢着感谢。
周芝香50余年如一日,为守护偏远山岙乡亲们的安康默默贡献。当笔者请她谈从医之路的感受时,憨厚的周芝香略加思索“总结”出了“感激、骄傲、满足、挂念”8个字。感激党的关心和乡亲们的厚爱,她说她的终身不过做了些普通事情,党和人民却给了这么多荣誉:屡次荣膺区级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屡次中选区人大代表,最近还被评为定海区十大惠老模范……
原标题:周芝香 乡贤榜上的“三好医生”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