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西墙体广告 随着信息化建立的推进,我州积极探究“互联网+文联”形式,使网络文化建立成为文化繁荣的新载体。以“四网两平台”为根底,不时进步文艺传媒的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海西文化软实力。
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交融开展。做大做强“柴达木文化网”“柴达木摄影网”“中国柴达木音乐网”“花的柴达木”四个网站,经过文、图、音视频等方式,发布国度文艺政策,报道文艺动态,解析透视文化热点及现象,展现文艺创作等,将之打形成为宣传党的文艺道路方针政策、发布文联政务资讯和业务信息的重要窗口。“柴达木文化网”开设有人物、文学、旅游,《岗尖梅朵》《瀚海潮》《巴音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近20个一级栏目,近百个二级栏目,全力宣传打造海西文艺品牌,在全国民族地域颇具影响力;“柴达木摄影网”开设有互动交流、作品点评、影友联谊赛等栏目,表现蕴涵海西浓郁风情、富有柴达木民族特征的摄影艺术作品;“中国柴达木音乐网”开设有蒙语音乐、藏语音乐、汉语歌曲、经典歌曲等栏目,集中展现柴达木音乐文化;“花的柴达木”以民族言语展示期刊电子版,展现德都蒙古民族特征文化。截至目前,“四网”共上帖5520个,点击量达300多万人次。
推进文艺资源数字化建立。初步建成了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开放性的文艺大数据平台,构成了文艺信息资源效劳体系;并以文学艺术类、民间文艺类、民间工艺类、舞台艺术类四大类为根底,推进文艺资源数据库工程的建立。
建立文联宣传平台。做好“柴达木文艺”和“海西文联”微信发布平台,更好地宣传全州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展现综合文艺、旅游、摄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截至目前,共发表信息560余条,关注用户达5000余人,点击阅读量达100万余次;创立了若干“网络文联”文艺QQ群,构成了掩盖全州文联的网络效劳体系。
树立健全文学艺术人才库。以艺术门类、民族、地域等划分,现入库成员共计100余人。后续将州级各文艺家协会会员300人、省级各文艺家协会会员200人、国度级各文艺家协会会员50人全部归入文学艺术人才库,努力建立综合性、开放式的文艺人才网络管理平台,培育海西各类文艺人才,满足各族大众文艺需求。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