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48小时全记录:跟着猪贩寻找“放心肉”

48小时全记录:跟着猪贩寻找“放心肉”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7年03月13日 10:03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广东茂名墙体广告

猪肉作为每日花费的甘旨曾一度遭到瘦肉精等非法增加剂的“困惑”,不少“疑问猪”经过私宰点,避过监管流向餐桌。

加强食物安全监管,关系全国13亿多人“舌尖上的安全”。在中心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要坚持源头谨防、过程严管、危险严控,完善食物药品安全监管系统,加强统一性、权威性。

现在,大众能否吃上“定心肉”?食物安全“闸口”关得紧不紧?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来48小时追寻,和乡村经纪人一同走进福建省福清市的饲养场、屠宰场、农贸商场,全链条查询“洁白”的猪“到达”餐桌前的全过程。  饲养全流程无“隐私” 打针用药皆可查

2月27日,天刚蒙蒙亮,曹宗章和合伙人李正亮就开着小卡车,从高山镇集贸商场前往16公里外的生猪饲养场。这一次他们预备买10头猪,运到屠宰场加工,再拉回集贸商场出售。

像曹宗章、李正亮这么的乡村经纪人,直接连起了饲养场和大众餐桌。花费者能否吃上“定心肉”,一度得盼望他们“讲良知”,但现在状况不一样了。

“咱们没有选择猪的权利,饲养场给哪头即是哪头,但现在规范化饲养,养出来也都一个样。”为了避免外来疫病,饲养场不允许外人进入,两人只能在门外,边等边用消毒水给小卡车消毒。

不一会儿,10头圆滚滚的成猪被赶出了饲养场,哼哼着奔向两人的小卡车。看到这些猪,曹宗章乐了。他说:“这些猪脚步稳,一看即是好猪。吃了瘦肉精的猪,体型虽美观,但腿发软、脚无力,坡也爬不上去。”

三十多年贩猪的经验,练就了曹宗章区分疑问猪的“火眼金睛”。但光靠双眼看并不够,终究让他们定心的,还是“一个标、一个证”。

“一个标”是耳标。记者看到,每头猪的耳朵上都佩戴着一元硬币巨细的耳标,上面印有二维码和编码,作业人员拿读码器一扫,就能查到这头猪的喂养、用药、检疫等信息。哪天咳嗽了,吃了啥药,用了多大剂量,都标得清清楚楚。

福清市东瀚镇畜牧兽医站站长陈学焱说,从前呈现的瘦肉精、药物残留、病死猪肉等疑问,本源都在饲养环节。现在每头猪出世时就要打上耳标,保证猪在生长的过程中“没有隐私”,每一步都有记载、有案底、可追溯,从源头上消除增加违禁药品的可能性。

“一个证”是产地检疫合格证实。就在三天前,畜牧兽医站的作业人员刚刚为这次出栏的十头猪做了全部“体检”,查看项目主要是流行症、寄生虫、瘦肉精和别的违禁药品。“有标、有证,就定心了。咱们也怕买到疑问猪。要是被查出来,不只猪要被没收,还得罚款,乃至坐牢。” 曹宗章说。

出栏没“自在” 去哪儿都要“通行证”

在去屠宰场的路上,记者和曹宗章闲谈,得知耳标和合格证,不只是他的“定心丸”,也是下一步的“通行证”。

记者问:“喂了瘦肉精的猪,不报检,直接拉到屠宰场不就好了?”

他说:“没有耳标和产地检疫合格证,屠宰场不敢收。”

“不能找个屠夫自个宰了吗?”

“没有屠宰场开具的合格证,不能在商场上卖。”

“街边摆个摊卖了不行吗?”

“有人查,查到了罚款,一年就白干了。不敢。”

说话间,到了福清江镜镇定点屠宰场。猪被“验明正身”后,立刻又做了一次尿检。驻场官方兽医陈维维介绍,这一次还要抽检瘦肉精,是对此批生猪进入屠宰前的再次核对,“假如成果呈阳性,整批猪都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屠宰车间,陈维维还要对屠宰好的猪做最终的“望闻问切”。她站在生产线的中心,查看每一头猪的内脏是不是有病变,假如发现有异常状况,还要进行取样检查;假如没疑问,就刷上“合格”的字样,并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实”,屠宰公司对查验合格的商品出具“肉品质量查验合格证”。

“没有出栏时的合格证,猪进不了定点屠宰场;没有屠宰后的合格证,猪进不了商场。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密连接在一同的,建成了一套可追溯系统,‘疑问猪肉’很难进入这个链条。” 陈维维介绍。

屠宰场场长何尔云说,十多年前,喂了瘦肉精的猪或病死猪,可以经过不法商贩和私自屠宰点,出售到商场上,但现在,随着可追溯系统不断完善,“疑问猪”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成了不可能的事儿。

曹宗章和李正亮拿到“两证”,从屠宰场出来时,已近清晨3点。他们哼着小曲,披着模糊月色,转眼间便到了高山镇的农贸商场。到了自个的货摊前,曹宗章榜首件事即是把“两证”钉在墙上。

“商场监督管理局时不时要来查看这两个证。你们要是忧虑买到‘疑问肉’,看有没‘两证’准没错。”在农贸商场里卖猪肉的李正萍给记者支招。

重典治乱 为了一口“定心肉”

早些年,饲料掺杂“瘦肉精”,病死猪肉流入商场等有关事故频频曝出,因素无一例外都指向各个环节的缝隙:违法饲养、黑心猪贩、私自屠宰、无证上市……

管理“餐桌污染”、建造“食物定心工程”的专项作业,在福建已经坚持了十多年,得到老大众广泛称誉。

起先,福建省在食物安全范畴“发现一个疑问扎紧一个口袋”。为了处理“八个大盖帽管不住一头猪”的窘境,福建在全国首先成立了由十几个部分组成的食物安全联席会议。此后又连续出台瘦肉精检查当地规范等方针,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瘦肉精检查,严厉打私屠滥宰……

经过在各个环节设下重重关卡、谨防死守,福建省逐渐树立起了一套覆盖从饲养场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准则,为猪肉花费罩上“天罗地网”。

“十几年来,福建生猪瘦肉精检出率从数值较高,到现在基本为零,食物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福建省食物安全办公室原主任钟安平说。计算显示,2016年福建省共收集生猪尿样检查41.9万批次,均未检出瘦肉精。

这些年,从当地到中心,打击食物安全违法的拳头,一拳重过一拳。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司法解释,将出售和运用瘦肉精养猪列为刑事违法。2015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食物安全法》出台,大幅提高行政罚款额度,罚款额度呈倍数增加。2016年,农业部查处屠宰违法案件4839起,摧毁私屠滥宰窝点2715个,清理关停小型生猪屠宰场点3364个。

福建省农业厅总畜牧兽医生梁全顺说:“从饲养场到餐桌,每一层的监管都与老大众‘舌尖’上的安全密不可分,食物监管只要‘绷紧弦’,老大众才干‘放宽心’。”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