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书信或将消亡,文化从未老去

书信或将消亡,文化从未老去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7年03月17日 10:03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广西南宁墙体广告

广西南宁墙体广告   《见字如面》唤起了中国人对笔墨信札的文化记忆。关于书信,《见字如面》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互联网时期如何传承这份书札背后的情感?记者就此采访了黑龙江大学教授刘冬颖、山东大学教授程相占。

记者:《见字如面》唤起了我们对书信年代的回想,我国的书信文化具有哪些特质?

刘冬颖:20世纪90年代电话提高前,书信简直是人们异地沟通的独一方式。当人们写信时,全身心投入,凝聚着丰满、丰厚的情感,每个字、每个标点,写者都会落笔慎重;读信人也会从字里行间读出千里之外那个人的那颗心,真的是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以书信为切入点,率领观众走进那些仍然鲜活的时期场景、社会习俗,触碰那些仍然可感的生活聪慧、情感故事与时期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情怀、中国美丽、中国气度。

书信不只传送感情,更传承文化,同时也真实地记载了时期的变化。从传播于世的古代书信来看,举凡天气天文、习俗人情,皆可入信。在书信中,人们谈论时政、品赏诗文、诫训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等。所以,书信也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载者和传承者。

《见字如面》以书信为钥匙,翻开历史节点,自身就是对中国传统的守望。例如,张涵予朗诵的欧阳修《与高司谏书》,就是欧阳修30岁时为力挺贤官范仲淹,痛斥谏官高若讷的雄文。这封词采斐然的信,就让我们不只理解到宋代的官制,理解到欧阳修的生长进程,更理解到宋代人的道德规范和学问分子时令。

记者:《见字如面》是如何彰显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思想文化的?

刘冬颖:书信是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教育等多元文化要素于一体的综合载体,在中国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书信最早在周朝开端呈现。西周末年,周幽王性情残暴,喜怒无常,宠信绝代佳人褒姒而把本人的王后申后幽禁在冷宫。申后遂用宫女之计,为太子“修书”一封,磋商废弃褒姒的计策。尔后,在中国历史上,书信不只是信息传送和情感沟通的重要途径,也是家学传承、道德发扬、人格塑造的载体之一。特别是在家书开展巅峰的明清时期,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书,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也大量涌现,如汤显祖的《玉茗堂尺牍》、郑板桥的《郑板桥家书》、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等。

在中国文化中,家书是十分重要的书信方式。晚辈经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涵养传授给后代,更相似于阐述家庭教育、家庭标准的家训。而一些优秀的家书,自身就饱含了人生的全面经历。比方曾国藩在其1500多封家书中,既有过日子的诀窍,更有治国理念,是别人生追求、政管理念、军事战略及行为处事的完好表现;《傅雷家书》则更接近于一部文学作品,完好展示了新时期人们对道德、思想、情操、文化涵养的注重与追求。

记者:互联网时期,如何经过新的信息媒介来传承书信的深沉文化传统和思想力气?

程相占:究其本质而言,互联网无非也是一种传送信息的方式,与书信相比,其特性是快捷、直观,比方视频,使我们实在感遭到了“天涯若比邻”。但是,或许正由于便利了,人们关于信息的注重水平反而降低了,关于传送信息的技巧反而更随意了,大大不如古人写下“见字如面”四个字的时分那么郑重其事,那么认真细致,传统书信所承载的绵长的思想力气和悠长神韵也随之丧失殆尽。

我觉得,书信的格式自身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一种“体”,它隐含着很深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信息,表达着一个人的文化涵养和心性品德。互联网时期的联络方式也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非正式的方式诸如手机短信、微信,正式的则是电子邮件。我在写电子邮件的时分,完整依照书信格式来写。所以,我的每一封电子邮件就是一封不折不扣的电子书信。我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分,特别叮嘱他们写电子邮件一定要认真依照书信的格式来写,充沛尊重收信对象,从而培育本人“于细微处见肉体”的才能和习气。

刘冬颖:《见字如面》中,我们充沛领略到了纸质书信包含了那么多丰厚又美妙的情愫以及厚重的家国情怀。但这并不标明,我们现代人真的要回到手写书信的时期。今天的我们该考虑的是,如何运用好现代科技的优势,更好地表情达意。

互联网也是文献载体的一局部,用来书写的工具固然变了,但不变的应该是中国人的礼仪和情怀。假如思念过去的书信时期,回绝被新媒体轻快、急躁的交流方式所侵袭,就要充沛尊重每一个与本人的人生有交集的人,防止技术化、电子化对人性、情感的物化——在写微博、微信,或用其他电子通讯工具与别人交流的时分,要多一点礼仪、多一点郑重、多一点真诚、多一点文化、多一点词采。

新美广告公司:http://www.hbxmad.com/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