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墙体广告 据合肥晚报音讯,提及聂立志,无论是当年包河区义城街道韦桥村的村民,还是如今滨湖康园、瑞园小区的居民,无人不知。二十多年来,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他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守护着一方村民的安全安康。
义务担当从不懈怠
1995年,20来岁的聂立志踏上了乡村医生这条道路。他笑称,“当年家人都觉得这个路子好,我基本没有多想,就去学校学医,毕业后就到韦桥村干起了村医。”这一干,就是20多年。
“以前乡村的医疗设备粗陋,我们村里就只要我这一个医生。”聂立志通知记者,当年的韦桥村村民有2000来人,周边的乡镇村民,有了大病小病也都会到这里来看诊。
每天,小到安康咨询、丈量血压、清创换药,大到输液治疗,转诊疑问病人,简直每天都是忙繁忙碌,有时要到晚上十点多才干回家。
急村民之所急
“那时分,经常有人半夜问诊,不知什么时分,就有人来敲门。”聂立志说,以致于他冬天睡觉时不敢脱衣服,“就把外套给脱了,一有人来,披上外套就走,草菅人命。”
“关于一些突发疾病,我能救的尽全力抢救,救不了的也希望能做一些急救,给他们去大医院救治争取时间。”聂立志说。
正如他所言,20多年来,聂立志一直立足乡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许多的精神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民的安康,以本人的行动获得村民们的深坚信任。
聂立志总能耐烦听取病人描绘病情和痛苦,剖析他们的需求和意见。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细致侦查每一例病人,慎重用药,严厉执行操作常规,防止医疗事故的发作。
值得留意的是,当时村里2000来人,哪个人得什么病,在吃什么药,聂立志都十分分明,能够说就是一本活的“安康档案。”
倡议深化“家庭医生”
几年前,由于回迁,聂立志住进滨湖康园小区,也从一名乡村医生,变身社区义务医生。而这,也正是医改正程中,乡村卫生技术人员角色转变最典型的缩影。
不得不说,新医改形势下,随着日渐完善的乡村医疗卫生效劳体系的构成,乡村由最早的缺医少药到如今的疾病防治才能得到不时加强,新农合保证的掩盖人口日益扩展。
对此,聂立志不只是一个重要的见证人,更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新建的社区卫生效劳站宽阔亮堂,配套设备齐全,不只让老百姓的就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让聂立志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最喜欢看的就是专题片乡村医生,片子里讲述的,我全都阅历过,很有感触。”聂立志通知记者,看着往常医改的深化,他十分希望可以深化“家庭医生”这个概念。
他说,一个医生获得病人的信任历来不是靠广告、靠包装,而是靠高程度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效劳和高尚的医德,经过病人的领会口耳相传。
“假如能让每个家庭医生担任一片区域,没事儿就上门跟居民聊聊天,查查血压,互相之间促进理解,渐渐地树立信任感,医生也就能对每户人家的身体安康状况都了如指掌。”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