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墙体广告 开栏的话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对富民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其中不少新理念新提法令人耳目一新。为便于大家理解贯彻落实,本报今起开设“聚焦富民新理念”专栏,敬请关注。
在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省委书记李强提出,“要着眼大民生的视野来把握百姓期盼”。这是我省在深入分析百姓生活需求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所谓“大民生”,包括底线民生、基层民生、质量民生三个层次。
底线民生——
下足“绣花”功夫,坚决啃下“硬骨头”
底线民生,旨在为困难群众生活托底。
今年清明节过后,18岁的孟展鹏突然变帅了:一身深红色的连体工作服,戴着同款棒球帽,走路浑身带劲。在此之前,初中辍学的他,是一名四处打工的油漆零工。而今在家门口有了新工作。
孟展鹏的家,位于盐城市滨海县同心村,该村是新一轮省定经济薄弱村。孟展鹏的父母长期患病,几乎没有劳动能力,成为村里的贫困户。“扶贫队问我愿不愿意回来工作,他们供我去学热气球操作,拿到证书就安排工作,一年保底工资有2万多元,游客多的时候还有业务提成。”孟展鹏一口答应,扶贫队就真的提供了4.5万元培训费送他去北京学习了2个多月。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实现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脱贫,是聚焦富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目前全省还有200多万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仍很繁重。要下一番“绣花”的功夫,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
滨海县扶贫办主任许世兵告诉记者,今年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提高了新农合个人缴纳标准,从去年的120元/人提高至140元/人,全部由政府财政缴纳,实现个人零负担。在大病救助、新农合、应急救助保险支出之外,滨海县对贫困群体推出了二次报销,报销比例达到90%。
“要把富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以‘加减乘除法’拓宽思路,积极创新,做好农民增收致富工作。”省委农工办主任赵旻表示,特别是要根据李强书记的报告要求,开创性地抓好产业精准扶贫,以改革思路破解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问题,系统深化激发和增强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地区的内生动能,打好脱贫攻坚硬仗,拉长富民增收突出短板。
基层民生——
以标准化提高普惠性,增加群众“隐形财富”
基层民生,重在保障城乡居民各方面的基本权益。
入夏后,宿迁泗洪县瑶沟乡全民村的村民任何时候打开水龙头,都有水源源不断流出。“以前村里供水一天就几个小时,经常洗澡洗一半就没水了。现在不烦了。”村民王克验说。从2013年开始,宿迁投资45.7亿元铺设供水管道,彻底解决当地460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这是我省解决城乡居民吃水问题的一个缩影。放眼全省,去年新增自来水供水能力近60万立方米/日、自来水深度处理能力超过150万立方米/日,城乡统筹区域供水乡镇覆盖率达99%。
多年来,我省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工作全面发展,很多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统计显示,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保障,较好地满足了多层次的民生需求。
当前,《江苏省“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试行)》正在征集各方面的意见。我省希望通过这项首创之举,“以标准化推动均等化、提高普惠性,增加城乡居民的‘隐形财富’”。记者查阅发现,标准针对乡镇、街道、建制村、城市社区、自然村、居住小区等分别设置了公共服务清单。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是省委、省政府着力抓的一件富民大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省发改委主任朱晓明用几个关键词对“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