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12个孩子暑假组团体验卖菜 12天赚了1500多元

12个孩子暑假组团体验卖菜 12天赚了1500多元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7年08月21日 04:08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河南开封墙体广告

河南开封墙体广告   18日晚,重庆晨报记者赶到璧山区银山路凤凰城小区,孩子们正在开每晚都要进行的例行总结会。12名孩子,男女参半,年纪最大的21岁、最小的仅10岁,都是从小学四年级到大学三年级的在校学生。他们围坐在一起,对当天的卖菜状况进行总结,并评论第二天怎么进菜。

他们手中都拿着纸和笔,别离将自己写好的心得,当着我们的面大声念出来,年纪最大的吴治霖则会对总结进行点评。不管是念完心得仍是点评完毕,我们都会报以火热的掌声。

15分钟的总结会很快完毕,孩子们各自洗漱后去房间寝息。记者看到,每个房间要住6个人,除了床铺上可睡下4个人外,剩余的两个男生打地铺,两个女生则睡在飘窗上。

林香利今年18岁,刚高中毕业,马上就要上大学了。弟弟林子杰12岁,在星光校园就读。家庭条件不错的姐弟俩,本来和爸爸妈妈住在渝北新牌坊邻近,璧山是他们的另一个家。

其他10人中,除了两人在璧山城区外,别的8人来自姐弟俩的老家永川何埂镇乡村

为何想到将兄弟姐妹招集到一块卖菜?林香利说,与每年暑假爸爸妈妈带着他们旅游比较,她和弟弟觉得社会实践更有意义,“不只增强了宗族凝聚力,也以亲身经历的方法感触到了爸爸妈妈的艰苦和不易。”

清晨3点

兵分两路着手预备

19日清晨3点,手机上短促的闹铃声响起,所有人翻身起床。不到10分钟,他们便团体洗漱完毕,来到楼下集合。起得太早,我们都睡眼惺忪,不住地打着呵欠、揉着眼睛。

之前10多天的卖菜经历通知他们,起得越早,进的菜就越新鲜,价格也要便宜一点。

看到人员悉数到位,林子杰的表哥林龙把借来的金杯面包车开出车库,他先送吴治霖带队的一组兄弟姐妹前往向阳农贸商场抢占临时货摊。关于他们来说,能否占有一个好的临时货摊,直接关乎到一天的收入。

随后,林龙开车到4公里外的北山农贸商场,批发当天出售的蔬菜。林香利姐弟和林龙一组。

清晨3点半,北山农贸商场早已车水马龙。面包车、三轮车、摩托车和板车,将本来就不宽敞的商场门口挤了个风雨不透。菜贩们的呼喊声、批发蔬菜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批发进菜

货比三家讨价还价

下车后,林龙把讲价、记账的使命交给林香利。我们先转了一圈,大约摸了一下商场行情。在挨近商场入口处,他们停下了脚步。他们面前,一位婆婆卖着板车上的丝瓜、青椒和茄子。

“丝瓜好多钱一斤?”

“3块不讲价。”

“两块钱一斤卖不卖?”

“自己家里种的,没打农药。”

“我们才卖3块钱一斤,便宜点嘛。”

一番软磨硬泡,婆婆赞同了。除了丝瓜,他们还买下了悉数青椒和茄子。蔬菜买齐装车,已挨近清晨5点。

呼喊卖菜

一上午赚了不到90元

清晨6:30,农贸商场连续有顾客。趁着这个空档,他们能够短暂打个盹歇息一下。吴治霖去外面的包子铺,买了一袋发糕回来,每人还有一瓶矿泉水。可是,因为起得太早,我们都没有什么胃口。

12人分成4个小组,每组3人。3个小组在货摊上售卖,剩余的1个小组机动,担任去沿街的饭馆推销,看到哪个组忙不过来,他们也会声援帮助。

货摊上卖菜,要特别重视漂亮。除了个大的菜摆上面,还要坚持色泽艳丽,不断往上面浇洒自来水。

邻近货摊的联系也要处好,上午蔬菜旺销时,不能和临近的货摊彼此杀价。孩子们的大声呼喊,吸引了不少顾客。他们现已像个卖菜的“老把式”,有时为顾客多加个塑料袋,抑或少算个零头,顾客走时会特别表示感谢。

上午11点过,蔬菜售卖一空。他们轧账发现,这一天的赢利还不到90元。

卖菜体会

很累,但很有收成

孩子们通知记者,干完这天(19日),他们就完毕暑期的卖菜体会。接下来,他们预备去万盛黑山沟耍两天并住上一晚。为了这个方针,他们洗衣做饭都是自己着手,菜也将就吃当天没卖完的。

孩子们说,他们卖菜12天,赢利总计1500多元钱,最多的一天赚了500多元,最少的一天还不到90元。本钱是他们12个人凑起来的,每人200元。

“长这么大,第一回拿着自己挣来的钱旅游。很累,但很有收成。”林香利姐弟俩通知记者。

摊贩评估

这么精干的城里娃

不多见了

商户和买菜市民怎么看待这群卖菜的孩子?商户们坦言,经过10多天的共处,他们觉得这些孩子很乖、很精干。

60岁的刘家碧说,她的孙子和这群娃娃年纪差不多。暑假期间,孙子成天只知道耍游戏,不是耍手机,就是耍电脑。

“娃娃们不只生意做得活套(灵敏),嘴巴也很甜,‘婆婆、爷爷、叔叔、嬢嬢’叫个不停。”75岁的吴天中夸奖道。

“乡坝头(乡村)常见,城里娃能这样吃苦耐劳的不多见。”吴天中说,最让他感动的是,孩子们见他年纪大,还时不时大声地帮他呼喊,他忙不赢的时分还会主动帮助搭把手。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