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上午11时许,长沙图书馆二楼展厅,长沙市民姜浅正在浏览长沙两型社会建设十周年摄影作品展,她站在《圭塘河前世今生》组图前,仔细地观摩这组图片讲述的圭塘河整治的故事。
圭塘河综合整治是湖南“绿水青山”行动中的一个缩影。本报从今天起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环保篇系列报道,关注我们身边的蓝、身边的绿、身边的清、身边的净。
从2009年到2016年,同一个地点,同一个角度,黄碧文用一组图片故事诉说了圭塘河几年来的变化。她拍摄的《圭塘河前世今生》获得了长沙两型社会建设摄影大赛一等奖。
“慢慢的,圭塘河周边从当时的偏远郊区到两岸高楼建起,现在圭塘河综合整治后有了风光带。”黄碧文说。
1182家涉“重”企业关闭
曾经的湘江,工矿企业林立,污水排放较多……而今,沿江而行,沿岸山明水秀,犹如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画。湖南省环保厅监测数据显示,湘江流域内镉、铅的平均浓度较2012年下降50%以上,干流18个省控断面均优于Ⅲ类水质。
2013年9月,湖南把湘江保护与治理列为省政府“一号工程”,并实施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湘潭市竹埠港地区就被列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五大重点治理区域之一。到2014年9月30日,湘潭电化公司热电厂锅炉停止投料,电解槽工作时的蒸汽、臭味和噪声不再,这座曾诞生中国第一吨“电解二氧化锰”的电化厂彻底安静下来;另一家化工企业金天能源,也被贴上封条。至此,竹埠港地区28家重污染企业全部关停。
竹埠港已修复20多万立方米重金属污染土壤;娄底锡矿山砷碱渣无害化设备已正式投入运营……目前,沿湘江五大重金属治污重点区域的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近4年的治理,让湘江流域内1182家涉“重”企业关闭。
长沙主城区101个排口全部截污
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启动以来,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堵住大型畜禽养殖企业的污水排放,逐步搬迁和关闭沿江1000米以内的大型畜禽养殖场,禁止畜禽粪便直排到湘江流域”。
目前,湘江流域13952个养殖场已全部退养,全省13102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均已完成污染防治设施改造。
城镇污水净化方面,湘江沿岸市县统一行动,疏浚河道,清除垃圾,改造污水管网。目前,湖南县以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日处理能力达658.9万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从无到有,增至118个,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9.2万吨。
近年来,长沙强力推进湘江保护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实施“一江五河”综合治理,主城区101个排口全部截污,污水处理率从2007年的45%提高到2016年的96.8%,湘江水质总体达到优等。
举措
设河长公示牌接受监督
本报长沙讯2017年是全面推进河长制开局之年。近日,湖南省河长制工作委员会制定印发了《湖南省2017年实施河长制工作要点》,将在一年的时间里,责任明确的河长制体系全面建立,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河长制与防汛抗灾有机结合,重点区域和河段的超标排污、垃圾入河、非法采砂、侵占水域岸线等突出问题有效遏制,着力打造一批河湖管理保护的工作亮点。
《要点》明确,今年将成立省、市、县级河长制办公室,地方党委、政府对行政区域内河湖管理保护负主要责任,并设立河长公示牌,接受公众监督。同时,今年还将开展水污染防治、不达标水体治理、垃圾综合治理、水域岸线等专项整治。
具体来说,将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完成湘江沿岸、洞庭湖区畜禽规模养殖和大型水库水产养殖退养。在推进城镇污染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方面,将确保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85%以上,省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8%以上。
《要点》明确,地级城市公布黑臭水体名称,治理责任人及达标期限,完成68条黑臭水体整治;同时,县城乡镇加强农村河道、水库、山塘等污染严重水体治理,重点解决水质恶化问题。同时,今年将完成长沙县、株洲市试点河段的河道划界。(记者 罗雅琪 实习生 孙妍)新闻链接
长沙积极保护水源地
近日,长沙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将加快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已发现问题的整治进度,确保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市级饮用水水源地整治任务,明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整治任务。
长沙共有两处市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10处县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市、区县(市)政府已制定相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专项整治方案,方案针对排污口、工业企业、规范化建设等问题,制定了整治措施。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