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拉玛依墙体广告 “我的房子曾经买了3年了,到如今,我还是经常接到生疏电话和短信,太烦人了。”11月11日,本报热线接到了市民赵女士打来的求助电话。
赵女士说,3年前,她在市区尚品园小区购置了一套住房,从那以后,她就不时接到有关免费设计、低价装修以及售卖各种建材用品的电话和短信。
“多的时分,一天能接到十几个那种电话,有时分晚上还会收到关于房屋装修、购置家居建材的短信。”赵女士无法地说。
有一次,她在小区见到一位装修设计公司的工作人员,手中居然拿着她所在小区的业主信息表,上面密密麻麻列着不少业主信息,包括电话、姓名等等。
为此,赵女士特地问过和她一同购置了尚品园小区的其他业主。原来,其他业主也和她有同样的遭遇。
“有的人出主见说别理他们,还有的说把这些电话设置成黑名单,这样他们就再也打不进来了。可是这些人经常换电话号码,我不可能不停地设置吧?终究是谁泄露了我的电话号码呢?”赵女士很苦恼。
赵女士猜想,本人的电话号码很有可能是被开发商或购置过建材等物品的商家泄露,但是没有证据。
自从购置新房后,将近半年时间,赵女士只能将短信提示音设置成静音,并尽可能不接听生疏号码。“但这样有时会错过一些真正找本人的电话,真是十分苦恼。更可气的是,我买房曾经三年了,可还是不停接到各种促销电话,终究什么时分是个头?”赵女士说。
网友“恨你没磋商”也曾在克拉玛依网上发帖讲述本人的遭遇,“最近验房了,各个家装公司、家具销售商、建材销售商、装修的配套设备和资料商等等,像雪花一样,每天不分时间,也不论对方能否便当接电话,一个接一个电话或短信促销,有些以至连我家的户型都晓得。请问这些人是怎样晓得我们购置了新房子?住户的信息是谁泄露给这些人的?”
假如市民像赵女士和网友“恨你没磋商”一样遇到了骚扰短信和电话,该怎样办呢?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
市民李先生说:“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要想找到信息泄露者并停止惩罚,真实太难了。我倡议赵女士吃一堑长一智,今后在填写个人信息时一定要留意失密。”
市民张先生则倡议赵女士:“及时记载相关信息,为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比方,在与侵权方通话时录音,引导对方说出非法获取信息的途径,请对方就此表态;保存好对方发来的宣传单、上门采购的证据、与对方正面交涉的录音等,这样应该不愁找不到泄密者。”
据理解,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则: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维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求获取别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获得并确保信息平安,不得非法搜集、运用、加工、传输别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别人个人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维护法》也规则,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这其中就包括电话、短信等方式。如有违背,消费者能够依法向相关部门反映和投诉。
热线也在这里提示市民,假如个人信息遭泄露,市民能够搜集证据,向相关部门反映和投诉。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