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乌鲁木齐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乌鲁木齐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7年11月28日 01:11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新疆乌鲁木齐墙体广告

新疆乌鲁木齐墙体广告  11月17日,乌鲁木齐代表团在北京参与第五届全国文化城市颁奖大会,这意味着乌鲁木齐市正式步入全国文化城市行列。

  从2011年肯定创建全国文化城市的目的,到往常夙愿达成,这七年,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指导下,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工作与首府各项工作紧密别离起来,不断坚持为民务实理念,做到创建为民、创建惠民。

  今天的乌鲁木齐,城市环境变靓了,市民素质进步了,文化理念日益不得人心,芬芳芬芳的文化之花提高城市的街头巷尾。

  变化凸显城市之美

  如火如荼树立中的地铁,预示着乌鲁木齐更“快”的未来;“乌鲁木齐蓝”让人心醉;城区绿化掩盖率抵达40.3%,人流车流密集的城区里,多了一个个可供市民锻炼身体、休闲文娱的小游园、小公园今天,假设你站在红山山顶俯瞰乌鲁木齐,扑面而来的美景一定会让你美不胜收。这座具有500万人口的城市,城市树立步伐之快、容颜变化之大,让人惊讶。

  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既有快速便利的BRT,又有“腾云跨风”的高架桥,而正在如火如荼树立中的地铁,预示着乌鲁木齐更“快”的未来;投入520亿元实施以“煤改气”工程为重点的140多项大气污染管理项目,彻底改动了乌鲁木齐冬季大气污染状况,“乌鲁木齐蓝”让人心醉;绿化面积超越了过去10年的总和,城区绿化掩盖率抵达40.3%,人流车流密集的城区里,多了一个个可供市民锻炼身体、休闲文娱的小游园、小公园;触及六个城区、160万各族群众的老城区改造提升工程,让拥堵不堪的棚户区、城中村成为过去;伴随着第一批五个城区35条街道靓化工程的完工,1700余栋楼体穿上了亚黄、米黄、象牙白的外衣,旧貌曾经换新颜……城市树立的扎实推进,感受最深的就是生活在这里的百姓。“这几年,乌鲁木齐以勇士断腕的决计鼎力处置大气污染问题,终于摘掉了‘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城市之一’的帽子,很多北京的朋友来新疆,都被‘乌鲁木齐蓝’震动了。作为一个市民,我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乌鲁木齐市民王益民说。

  七年来,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全国文化城市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创城办机构,树立健全创城工作指导体制和运转机制等25项制度,狠抓城市树立,增强了城市的“硬实力”。

  文化彰显城市内涵

  悄然间,红灯前等候的脚步多了,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少了,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人多了,外出用餐时饭桌上的剩饭菜少了,效劳窗口的笑容多了,脸难看、门难进的现象少了创建全国文化城市除了对“硬实力”的考核外,市民文化素质和城市文化程度提升的“软实力”更有含金量。

  “红绿灯呀眨眼睛,十字路口最分明。绿灯行走红灯停,该行该停要分清……”行走在乌鲁木齐的街头巷尾,《红绿灯》熟习的旋律环绕耳旁。这几年,在乌鲁木齐市,宣传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的各种公益广告和标语随处可见,(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图说、歌唱、书写、讲述等宣传方式让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包括“文化交通”“文化旅游”“文化环境”“文化效劳”“文化餐桌”“文化上网”“意愿效劳”“诚信树立”在内的“八大文化行动”和以文化城市为龙头的“七大文化创建”活动,让文化理念融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悄然间,红灯前等候的脚步多了,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人少了,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人多了,外出用餐时饭桌上的剩饭菜少了,效劳窗口的笑容多了,脸难看、门难进的现象少了……改动并不止于此。10月29日,由教育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2017寻觅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在央视综合频道和少儿频道分离播出,全国各地的观众认识了一位来自乌鲁木齐市的维吾尔族女孩娜迪热·艾买尔江。她7年来悉心照顾汉族邻居奶奶的故事打动了很多人。而娜迪热的事迹第一次为众人所知,得益于乌鲁木齐连续三年展开的“民族团结好少年”评选活动。

  国度级、自治区级、市级道德模范96名,岗位标兵242名、先进工作者359名……在创建全国文化城市的过程中,乌鲁木齐将开掘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作为一项细胞工程持续推进。层层选树、行行举荐、月月评选、季季总结、年年推行美德少年、民族团结好少年、文化家庭……评选惩办让身边人教育身边人,身边人引领身边人,一座座暖和人心的灯塔在全社会集聚起崇德向善的新习尚。

  惠民更显城市担当

  连续6年每年实施100件民生实事,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文化、住房、出行等方面的条件不时改善,市财政每年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5.2%乌鲁木齐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城市的消息刚刚发布,微博、微信朋友圈、QQ群点赞祝贺、撒花庆祝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网友“嘟嘟”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留言:“七年的创城路上,我们是参与者、践行者,也是受益者。我们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街道更干净了,出行更便当了,大家的言行举止更文化了,政府办事更给力了……创城最大的收获并不在于奖牌,而是为了我们更美好的今天和明天。”

  七年来,在城市形象和文化素质不时提升的同时,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全国文化城市为抓手,鼎力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连续6年每年实施100件民生实事,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文化、住房、出行等方面的条件不时改善,市财政每年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5.2%。

  今年年初,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二道桥片区管委会固原巷社区居民帕提古丽·卡德尔走出家门,走进了社区的妇女再就业基地,这不只让她下岗前积聚的缝纫技术有了用武之地,还为她带来了每个月2000多元钱的收入。“片区管委会、社区干部们积极鼓舞辖区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我们提供了工作场所、置办了缝纫机,往常只需你想就业,大家都会给你想办法,这让我们对未来充溢了自自信心。”帕提古丽说。

  不忘初心,方得不断。乌鲁木齐七年磨一剑,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城市,往常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树上山、水进城、煤变气、地变绿、天变蓝、城变美”,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指导下,在500万各族群众的期盼中,乌鲁木齐正昂首阔步,向富强民主文化调和美丽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大步迈进。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