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至2018年的十年间,北京“上班族”的均匀工作时长增加了56分钟,交通时间根本没有变化,上网时间增加了2小时41分钟。国度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最新发布的《北京人的一天——2018年北京市居民时间应用调查报告》(简称报告)中公开了上述数据。
时间应用调查是以自然人为调查对象,经过连续记载被调查者一天24小时的活动,取得居民在工作学习、家务劳动、健身锻炼、休闲文娱等活动上破费的时间,为剖析居民身心安康和生活质量、性别对等和社会公对等提供数据支撑。
国度统计部门分别于2008年及2018年展开了两次时间应用调查工作。在第二次调查工作中,北京对全市1700户(城镇1280户、
乡村420户)居民家庭展开了入户调查,实践调查4238人。
调查结果显现,与十年前相比,北京居民的均匀日工作时间有所增长,2008年“上班族”均匀工作时长为7小时38分钟,2018年为8小时34分钟,工作时间增加了56分钟。比照十年间北京的人口变化能够发现,由于其人口构造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经济高速开展等,“上班族”人口占比降落,但工作时长却在增加。
依据报告,2008年居民上下班的交通时间为1小时29分钟,2018年仍然为1小时29分钟。数据显现,2008年北京市的常住人口为1771万人,2017年底为2170万。由于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十年间北京的常住人口激增,交通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官方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良措施,在管理大城市病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2008年,北京居民的上网时间仅为25分钟。由于网络掩盖面积不时增加、智能
手机逐步提高,挪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局部。2018年,北京居民每天的上网时间到达了3小时6分钟,相比十年前增加了2小时4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