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我国栽树节。从首都美化委员会办公室获悉,自我国栽树节建立40年以来,北京市已有超过1亿人次经过多种方式参加责任栽树活动,栽树达2.05亿株。
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栽树节。本年是我国栽树节建立40周年,北京市方案完结责任栽树100万株,抚育树木1100万株。
据首都美化委员会办公室责任栽树处处长杨志华介绍,为了方便市民栽树尽责履行责任,北京市将责任栽树尽责方式细化为8大类、37种方式。8大类分别为造林美化类、抚育管护类、自然保护类、认种认养类、设施建筑类、捐资捐物类、自愿效劳类和其他类型。每一种尽责方式都可以根据工作量大小折算成一定的栽树株数。参与者不论以哪种方式尽责,都可以获得由首都美化委员会办公室颁布的《首都全民责任栽树尽责证书》。
本年北京共建立春季责任栽树活动招待点18处,可供栽树面积近1700亩;建立林木认养活动招待点34处,可认养树木59.3万株;建立绿地认养活动招待点39处,可认养面积283万平方米;建立古树名木认养活动招待点32处,可认养侧柏、桧柏、国槐、黄金树、银杏、椴树、柏树、白皮松、榆树等古树697株;建立林木抚育招待点21处,可抚育面积1.8万亩。
杨志华介绍说,北京已在京西林场、八达岭林场、共青林场和六合庄林场建立了4处市级责任栽树尽责基地,并在向阳、通州建成区级“互联网+全民责任栽树”基地2处。
为了推进首都“互联网+全民责任栽树”的展开,本年北京将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美化,力求再建造5处区级“互联网+全民责任栽树”基地,让“实体尽责基地化、线上尽责网络化、招待效劳全年化、尽责方式多样化”成为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