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编程火了,翻开手机漫山遍野的广告,线上、线下编程课把戏繁多,融资胜利的捷报频频传来,各级教育机构明白“鼎力推行”……很多人担忧,编程能否会替代奥数,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们的新懊恼?
“8岁学?不早啦,6岁正好!”
“您不再思索思索吗?如今很多中小学曾经把编程归入必学科目,初高中自主招生考试都会优先录取会编程的孩子”
“乔布斯11岁开端编程,成了一代传奇”“比尔·盖茨13岁开端编程,31岁成为世界首富”“扎克伯格10岁起步,埃隆马斯克更早了才9岁”“新时期文盲的规范就是不会编程”“让孩子做将来的引领者而不是被淘汰者”……随手填了一个线上试听课的手机号后,记者立刻收到了短信,添加了一位培训师的微信,接纳到了许多一手信息。
记者:“我家孩子才小学二年级,8岁学早不早?”
培训师:“不早了,我们这6岁多的一大把。”
记者:“九九乘法表刚背利索,能听得懂吗?”
培训师:“没问题的,您试听一次就晓得了,小孩子都能懂。”随后,他在线丢给记者两个藐视频,一个是5岁零3个月的小朋友做的小游戏,另一个是十几岁曾经学了六年编程的孩子讲述收获。
为了一探编程课终究,记者在线上线下各报名旁听了一节编程课。线上课程只需求一台电脑,经过语音指导和视频演示,培训师在线辅导孩子拆分任务、拖拽模块、点击完成,一个动画效果产生。在线培训师引见,通终年纪较小的孩子从Scratch图形化编程起步,在学会运用“编程思想”后逐步进阶到代码编程。
线下的机器人编程课程则对入手才能请求高一些。孩子经过组装、搭建、编写程序来运转机器人,依照教师的步骤一步步操作,最终让一个机器人依照指令动了起来。
“学点编程能进步孩子的逻辑思想才能,孩子又特别喜欢机器人,与其在家瞎玩,学一学总是好的。”一位刚试听完毕的家长王女士说,他儿子就读一年级下半学期,曾经在学的项目有钢琴和英语。
看着仍在犹疑的记者,培训教师问:“您不再思索思索吗?如今很多中小学曾经把编程归入必学科目,初高中自主招生考试都会优先录取会编程的孩子。江浙一带曾经把编程归入高考科目,也就是说以后高考是必考的。”
这种说法吸收了好几位家长的兴味,他们纷繁掏出手机搜索相关内容。试听完毕之后,超越一半的家长痛快地交了学费。
一位计算机专业出身的父亲于先生试听完后则表示了质疑:“几个模块的拼搭跟编程差了十万八千里,培育逻辑思想的实质是学好数学,有数学的思想和办法才有可能。宏观地说拓展逻辑思想,协助大脑发育,那么学习任何一种科目都有益处,说得再直白点不如直接学奥数了。”
升学焦虑叠加科技焦虑
STEM、机器人、编程,原本本来都是一种不错的教育理念和学科,但到了国内就变成了一种走捷径的代名词,几都跟升学挂上了钩不断以来,编程被以为是一种非刚需课程,与英语、乐器以及奥数等学科类课程相比,生命周期不够长、分级规范缺乏、与升学考试关系不严密等问题,不断让这门课外培训不温不火。
但是状况在近几年发作了逆转。
2015年,教育部文件开端提出跨学科学习(STEM教育)概念。在2017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开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白强调施行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渐推行编程教育,鼓舞社会力气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行。
2018年1月,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语文等学科课程规范(2017年版)》中,新参加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处置等内容成为“新课标”亮点之一。
2018年,浙江、天津、江苏等多地将编程归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和高考的内容体系,南京、天津等地将编程归入中考特招范围。在一些中央中小学特别是民办学校,少儿编程日渐成为招生的重要考核规范之一。
另一剂强心针来自奥数竞赛被叫停。近期,教育部的相关规则让奥数等相关竞赛相继中止,同时制止小升初自主招生考试与奥数挂钩,校外培训机构制止办奥数班等。给等待经过奥数加分特招的家长们兜头一盆凉水。
在此背景下,少数孩子的兴味专长培训变得复杂化,中间既掺杂着老套的升学焦虑,还有新型的科技焦虑感。
“你晓得小升初奥数竞赛曾经取消了吧?如今取代的是信息学竞赛。高中生能够参与信息学奥赛,能够免试或者自主招生加分。小学生能够参与全国中小学电脑制造活动,证书也都是小升初优录时分的利器。”编程机构小码王的培训师在采购中这样向记者“明示”: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29中的优录都认信息学竞赛证书。她又补充说,“你们家孩子二年级的话,如今开端学正好,两年课程2万元左右,到四年级就能够开端参赛了。”
记者查阅教育部办公厅2月底发布的《关于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补充公示》,其中列有“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同时明白规则“只面向高中”。但在其官网上也注明“非高中生选手能够参与省选,假如成果到达省队分数线,能够不占用省队名额以E类选手参赛……CCF(中国计算机学会)为E类选手发放成果证明。”
据理解,由于起步时间相对较晚,五大学科竞赛中,相比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来说,信息学师资较少、考生较少,容易学出成果,因而相对更易取得自主招生降分的资历。通常来说,一个系统学习编程两年以上的小学生,只需考前认真集训、多刷题、多练习,在各类机构和厂商炮制出的大量奖项中,斩获几个小奖难度一点不高。而调查中,多家培训机构也十分明白地将“信奥”作为招牌,招徕小学生、初中生培训报班,表示“即便想参与信奥也是能够的,能够挂靠在初中参赛。”
南京某公办小学信息课的梁教师以为,编程教育、信息学奥赛一度是“很正能量的一项教育改造”,特别是给很多在学习方面普通,入手和逻辑才能比拟强的学生多了一条路。至于什么文盲不文盲的,根本上都是机结构出来的话。“可惜的是,很多东西到国内就变得商业化和功利化了。STEM、机器人、编程,本来都是不错的教育理念和学科,但到了国内就变成了一种走捷径的代名词,几都跟升学挂上了钩。”
当然,还有另外一批对教育潮流感知敏锐的局部家长带着孩子躬身入局,差遣他们的动力来源于一种希望不被智能化时期所淘汰的焦虑感。
“就在中国小学生还在对付考试,美国小学一年级曾经开端学两样东西,一是编程,二是设计思想。”“每一代人都会有这一代人应该学的根底学问,编程就是这个时期的根底。过去是提高识字、拼音、英文,如今应该人人要懂代码。”一位家长说,看到这些话立刻就“上头”了,“我跟老公两个人都是文科出身,本人什么都教不了,总得给孩子补上这个短板啊。”
来自“码农”的质疑
只搞应试解题就会毁了95%的孩子,假如非要挤上那座通往名校的奥数桥,可能“奥娃”变“奥灰”。编程也是同理少儿编程教育到底有无必要?对此,大多数家长们的认知更多来自培训机构的“营销措辞”,比方说“不懂编程就是新时期的文盲”“学会编程将取得加分特招”,这些夹带着恫吓和诱导的说法有效地激起了家长抢跑焦虑和埋单决计。
有趣的是,一些以编程为职业的家长们固然普遍认可“将来就是人机辅佐共存的时期,代码就是人机对话的言语,所以有必要学习”,但与此同时,他们并不太焦急让娃学编程。
“要学,但假如没有兴味能够不学。”一位程序员父亲王先生说,你让孩子学编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假如是达成广告宣传的才能,那么除了根底学科的理论学习,其他编程宣扬的各种才能,其真实孩子日常的生活、游玩、阅读等行为中都会接触到,七巧板、棋牌类游戏也能够。“当然,假如你觉得仅此不够,还需求增强,那么编程也是一种选择。”
“要学,但不需求六七岁就开端。”南瑞科技公司的一位计算机工程师曾先生以为,没兴味的别碰这行,否则就是糜费时间还影响视力。而且随着AI技术开展,敲代码这项工作就是被优先淘汰的职业。“别拿那些少年编程天才说事,有些是家庭熏陶,有些是媒体炒作,没法复制,而教育要面对的是群众。”
还有一位职业女程序员王小嫚,女儿10岁,她既没有给她报乐高也没报编程班。她以为编程最重要的是思想方式,“首先你得有想法。这就跟学说话一个道理,重要的是你要表达什么,其次才是组织言语。”
教育专家研讨发现,受大脑发育程度、阅读了解才能等所限,少儿编程教育要在10岁左右才合适停止,这也是为什么学校普遍将信息课开设时间放在了三四年级,每周一节课。
“天赋或者兴味学习都是好的,一窝蜂就是灾难了。”中国教育科学研讨院研讨员储朝晖以为,奥数思想同样有利孩子开展逻辑思想,便于更好的学习,但只搞应试解题就会毁了95%的孩子,假如非要挤上那座通往名校的奥数桥,可能“奥娃”变“奥灰”。编程也是同理。
下一个奥数?
不从基本上处理教育评价的问题,将评价权利过于集中、规范过于单一的现状彻底改变,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也好,取消奥数也罢,最后只能是抓住“小鬼”
这些年,在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稀缺的当下,名校的大门口赛道不时变化,“敲门砖”晋级换代,不变的是普遍抢跑与日益低龄化的主题。
教育专家剖析,7——14岁这个阶段为什么频频成为培训机构宣传的某个学习“黄金期”,其实倒推一下不难了解,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升学压力还不紧迫,孩子具有相对富余的课外时间,同时家长对孩子成才充溢等待,愿意付出大量的本钱试错。
《8岁儿童就应该学习编程了吗》《7岁之前是教孩子STEM才能最好的阶段,报答宏大》《从6岁开端学编程和18岁以后再学编程到底有什么区别?》这类被重复推送的文章,常常都会提及几个早慧的天才:德米什·哈萨比斯,Google人工智能的开创人,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的开发者,8岁就开端学习编程。马舜喆,6岁开端学编程,至今已开发出5款苹果应用软件,协助苹果公司处理系统破绽问题。澳洲上小学的Yuma,6岁自学编程,7岁入学斯坦福设计课,8岁开发APP,被库克称作天才。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讨院副院长欧阳日辉教授曾指出,让孩子过早开端学习编程更像是培训机构发起的“心理战”:“从商家的角度而言,这是一种营销战略。强调将来开展、强调学习编程的零根底,这在很大水平上迎合了家长对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迫切需求,迎合了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心情。但这对孩子的生长或许并无好处。”
一家编程培训机构的李经理通知记者,家长们十分看重对分数的提升,所以在社群的营销中特别会注重突出有些家长关于编程教育反哺了学科成果的评价。“否则多数人还是会觉得,锻炼逻辑思想才能的说法有点太空了,不好评价。”
刚需不够,营销来凑。过度焦虑,可以把一切教育变成“早教”,把素质教育和兴味教育变为功利的学科教育。而一项旨在面向将来的教育改造被资本捕获,被政策催长,会不会演化为又一个奥数?
从政策背景来看,利好是无须置疑的。一方面,缺乏开发编程课程才能的中小学急需社会机构协作,多家编程培训机构已进入了校内教学体系;另一方面,接轨应试,“牛娃”示范,也让家长们更愿意在编程教育上破费时间与金钱。
储朝晖以为,能否防止编程跳进奥数的“坑”,还取决于两个要素,第一个整个教育评价体系能否完成多元化,第二个家长和学生的教育认知是不是理性。现有的评价体系还是逼着孩子考高分,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逼着孩子应试。不从基本上处理教育评价的问题,将评价权利过于集中、规范过于单一的现状彻底改变,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也好,取消奥数也罢,最后只能是抓住“小鬼”,抓不住“妖精”。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