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环境质量半年报(2019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全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省均匀优秀天数比例为69.2%,较上年同期比例有所降落。此外,马鞍山、滁州等5个城市呈现酸雨。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情况为轻度污染。在监测的主要水库中,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等12座水库水质优。
空气:
今年上半年,安徽16个城市优秀天数比例在52.2%(亳州)——97.2%(黄山)之间,均匀优秀天数比例为69.2%,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污染天数比例分别为23.1%、5.6%、2.1%和0.1%。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臭氧次之。与上年同期相比,全省均匀优秀天数比例降落2.2个百分点。
依照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指数评价,上半年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3位城市是淮北、淮南和蚌埠;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3位城市是黄山、宣城和六安。
各项主要污染物中,上半年全省PM2.5均匀浓度在26微克/立方米(黄山)——62微克/立方米(淮北)之间,均匀为53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降落1.9%;PM10均匀浓度在41微克/立方米(黄山)——102微克/立方米(淮南)之间,均匀为78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降落7.1%;O3日最大8小时值除六安和宣城未呈现超标外,其他14个城市均呈现超标,超标率范围为0.6%(黄山)——18.2%(淮北、马鞍山)。
降水:
马鞍山等五市呈现酸雨
上半年,全省酸雨频率为16.5%,酸控区为26.5%。马鞍山、滁州、铜陵、安庆和黄山市呈现酸雨,酸雨频率范围为4.5%(马鞍山)——81.3%(黄山)。与上年同期相比,呈现酸雨的城市个数持平。全省和酸控区酸雨频率分别上升10.5和15.3个百分点。马鞍山、铜陵、滁州、安庆和黄山5个城市酸雨频率有所上升;其他11个城市均未呈现酸雨。
全省降水pH均值为5.66,酸控区为5.53。安庆和黄山pH均值小于5.6。与上年同期相比,全省和酸控区pH均值分别降落0.33和0.22。宿州、蚌埠、淮北、淮南、池州、黄山、马鞍山、铜陵、芜湖、滁州和安庆11个市pH均值有所降落,降落幅度最大的是安庆;合肥持平;其他4个城市pH均值有所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亳州。
地表水:
淮河流域巢湖轻度污染
上半年,淮河流域总体水质情况为轻度污染,114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和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53.5%(61个)和46.5%(53个),无劣Ⅴ类断面。淮河干流总体水质情况为优,淮河主流总体水质情况为轻度污染。长江流域总体水质情况良好,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情况为优。
巢湖总体水质情况为轻度污染,主要污介入标为总磷。其中西半湖为轻度污染,东半湖为轻度污染。全湖均匀呈轻度富营养状态,其中西半湖、东半湖均呈轻度富营养状态。
在监测的17座主要水库中,城西水库、凤阳山水库、牯牛背水库、沙河水库和奇墅湖等5座水库水质良好;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白莲崖水库等12座水库水质优。
饮用水:
亳州水源地氟化物超标
上半年,全省16个设区的市3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总量64307.4万吨,达标水量62816.4万吨,水质达标率为97.7%。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3.9个百分点。25个地表饮用水源地取水总量为58654.3万吨,全部达标,水质达标率为100%。亳州市水源地氟化物呈现超标,超标缘由为受地质环境影响。
在对全省63个县城共72个在用水源地展开的水质监测中,地表水源地59个,公开水源地13个。监测取水总量34394.6万吨,其中达标水量为31808.2万吨,水质达标率为92.5%,比上年同期上升1.8个百分点。公开水源地超标项目为钠、总硬度和氟化物。
声环境:
城市白昼“考”得较好
上半年,全省城市各类功用区共监测568点次,其中昼、夜间各监测284点次。各类功用区昼间共有253个监测点次达标,达标率为89.1% ;夜间共有206个监测点次达标,达标率为72.5% 。总体来看,全省城市功用区声环境质量昼间点次达标率高于夜间。
与上年同期相比,全省城市各类声环境功用区点次达标率变化为:0类功用区昼间点次达标率坚持在100% ,夜间降落了25.0个百分点;1类功用区昼间点次达标率降落了4.3个百分点,夜间降落了2.9个百分点;2类功用区昼间点次达标率降落了3.7个百分点,夜间上升了1.0个百分点;3类功用区昼间点次达标率上升了1.6个百分点,夜间坚持不变;4类功用区昼间点次达标率降落了2.3个百分点,夜间坚持不变。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