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甘泉县美水街道办曲里村5名学生溺水身亡,接到报告后,
墙体广告 甘泉县民政局主动上门服务,第一时间给每个家庭送去了1万元救助金。”记者从8月28日
延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
墙体广告 了让困难群众遭遇突发意外事件时第一时间获得救助,
延安建立了急难对象主动发现报告机制,同时变“上门求助”为“主动服务”,最大限度提高临
墙体广告 时救助救急救难时效。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
延安墙体广告 市社会救助管理处科长冯柏青在介绍
延安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时说,为妥善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按照中、省有关要求,我市于2014年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城乡困难群众在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突发重大疾病或者
墙体广告 其他特殊困难,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时,可以向当地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临时救助申请。
“2018年,我市又在全省率先将临时救助
墙体广告 审批权下放至
乡镇(街道办),大幅提升临时救助标准。”冯柏青说,临时救助审批权的下方充分发挥了
乡镇(街道办)开展调查核实、困难救助的一线作用。根据救助标准,一般性生活困难,按照共同生活家庭成员每人1-6个月的城市低保
墙体广告 标准,由
乡镇政府(街道办)或民政办公室直接审批;对重大生活困难,救助金额在2万元以下的,由
乡镇(街道办)启动紧急救助程序,及时召开会议审批;对重特大生活困难,救助金额在2万元以上的,由县区召开困难群众生活保障
墙体广告 联席会议,采取“分级审批、一事一议”的方式,及时研究审批。
冯柏青说,为充分发挥临时救助
墙体广告 托底线、救急难作用,我市着力优化审核审批程序,建立“分级审批”和“先行救助”工作机制,在
乡镇设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对于急难型救助对象,启动紧急救助程序,实行“先救助、后审批”,在急难情况缓解后,再登记救
墙体广告 助对象、事由、金额等信息,补齐经办人员签字、盖章等手续。对于支出型救助对象,严格按照一般程序,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息核对等方式,对申请人家庭成员状况、家庭经济状况、遭遇困难程度等逐一调查核实,视情组织民主评议,提出审核审批意见,在申请人居住地村委会进行张榜公示,确保过程公
墙体广告 开透明、认定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