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与海为伴,靠海为生。从渔具的改革
墙体广告,到船舶的变迁,屿头乡渔民的生活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里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气象万千的大时代里,渔民既是海上的“瞭望者”,也是时代前进的见证者。
“1978年有近百户的家庭没有东西吃,炒豆子
墙体广告给小孩吃,也算一顿饭,炒青菜也算一顿饭。”林维琰爷爷说。
林维琰在屿头乡从垂钓到捕鱼,再到后来成为庄稼人,整整四十年,白叟
墙体广告见证着屿头乡一代代渔民从垂钓到捕鱼,再到在岛上做起和鱼有关的生意。
“现在修了许多路,他人都说现在的平潭改变很大,很漂亮。屿头乡里的渔民
墙体广告一年年收入能达到十四五万,村里也有人年收入达到十一二万,七八万的也有。”林维琰爷爷说。
屿头乡位于海坛海峡西北部,在长乐、福清、平潭3县市海上交界处,距长乐
墙体广告松下码头仅3海里,乡址设在东珠村,支柱产业以渔为主,海洋捕捉和浅海养殖并举。在前期,许多当地的渔民都是自己种菜,自己垂钓,处理根本的温饱问题。
“其时在屿头没有商场,也没有商店,想要买东西
墙体广告要坐渡船去福清海口。”林维琰爷爷说。
渔网是渔民出海的必备品,开了26年店的林学建,看着渔网
墙体广告从手艺制作再到机器出产。渔网的更新换代,让渔民收获了新的惊喜。
如今,一些开船的渔民逐渐变成了船长,在他们身上也见证着船舶
墙体广告的改革。
船长李云品说:“上世纪70年代,我们用的是摇撸船,到了80年代,才有木船
墙体广告和机器船,到了90年代,我们才有铁壳船,到现在,我开的是2015年的双体船。”
开了20年船的李云品,他感叹这几十年通过船舶的改变不只让屿头乡的居民出行方便,也让屿头
墙体广告乡的经济逐渐提高。
“船越来越大了,
大众出门也方便了,浪大的时候也不会晕船,不会
墙体广告摇来摇去,双体船很稳。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国家越来越富有,我们小岛也越来越好了。”李云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