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过坎 战贫困奔小康又是一年秋收时节,田野里重现黔东
墙体广告忙碌的身影。田野上水稻正在收割、山林中食用菌正在下菌种、大棚里瓜果正在采收……多年来,黔东南的秋天变得更忙碌,透着丰收的喜悦,透着人们对未来的期盼。这样的“秋景图”,是千百年来的黔东南人民期盼许久的景象。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过去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社会发展较缓。“脱贫,不让一人掉队。”多年来,黔东南州科学治贫、教育治贫、智力治贫……经历救济式扶贫、“八七”扶贫攻坚、开发式扶贫、精准扶贫等四个阶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带领群众冲过温饱线、越过黔东
墙体广告贫困线、跨过小康线。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各族人民,从思想到行动、从
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不屈不挠,与贫困作斗争。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总纲,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为战略定位,大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努力实现“走好发展新路、推动赶超跨越,努力实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万达集团整县帮扶丹寨县、13个中直单位定点帮扶14个贫困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全省省级极贫
乡镇定点包干脱贫攻坚……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揽子扶贫政策给黔东南带来大批扶贫资金和人才。一笔笔资金源源不断注入、一批批黔东
墙体广告人才连续补充,极大激发黔东南州内生动力,党员干部奔赴脱贫攻坚一线,人民群众解放思想、甩开膀子谋发展、找出路。这场“战斗”中,黔东南破解一个个难题,建成一个个项目。从雷公山地区到月亮山地区、从清水江流域到氵舞阳河畔、从中心
乡村到边远的自然小寨,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与贫困作斗争,在苦战中坚持、在坚持中挺进、在挺进中突围,爬山过坎、蹚水过河,迈开大步走出困境。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脱贫增收路。雷山县切实把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与大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全力加快全域旅游化、全县景区化,促进农文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
乡村旅游+”产业扶贫模式。
乡村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带动2万余名贫困人口实现黔东
墙体广告稳定增收脱贫。剑河县坚持“生态脱贫·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选准食用菌为“一县一业”,通过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发展,从大球盖菇到鸡枞菌、再到林下仿野生菌种植和林下养殖,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实现近期得利、远期得林,带动群众脱贫增收。麻江县从2000年率先试种栽培蓝莓至今,实现蓝莓产业规模化和产业黔东
墙体广告化发展,同时,发展以蓝莓采摘为主的休闲农业观光体验旅游。今年,麻江县
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2019年国家
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将加快带动周边的丹寨、
凯里、黄平等地10万亩以上蓝莓区域产业发展,实现县域经济融合并进。守得云开见月明。全州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67万人减少到28.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2%下降到7%。
侗乡绿色交通
千锤万凿 架天桥变通途黔东南自治州成立初期,有3条泥结碎石结构干线公路,如今,“铁公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形成。艰苦奋斗、不畏艰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多年来,黔东南交通事业取得日新月异变化。曾经“对山喊得应,走路要一天”的偏僻山乡,如今已是“高路入云端,天堑变通途”。推开山门,黔东南大山吹来
现代发展气息。秋风吹拂中,人山人海的旅客举起
手机,在充满民族风情的从江高黔东
墙体广告铁站广场不停按下快门。从高铁站延伸开来,纵横交错的大道上,车辆川流不息。从江县洛香镇四联村,几位70多岁的侗族老人坐在一起闲聊:“现在出门就是高铁、高速路,水泥路修满村村寨寨。”昔日偏远的从江县,随着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转身变成南粤入黔“第一站”。通村公路打通月亮山的村村寨寨。曾经,位于月亮山腹地的群众对路的渴望最迫切,如今,对这前后的改变感触最深。几十年来,黔东南交通事业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完善交通构架,将硬化路修到农户家门口,将脱贫增收的黔东
墙体广告希望送到群众的心坎上。从“全省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在黔东南、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区在黔东南、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在黔东南……”到“提前一年实现全州3806个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目标、提前两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拥有两条高速铁路、拥有两个民用机场……”如今的黔东南不再是“最后一个”。便捷的交通出行,成为黔东南助力脱贫攻坚、拉动
乡村旅游、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
乡村振兴新“引擎”。“路没通,总想着举家外迁到县城居住,但又担心生活难以保障。”说起以前村民的想法,麻江县坝芒乡猫头村杨文光感慨万千。现在,猫头村交通建设逐步改善。“路好了,大家的心定下来,乡亲们有的养鹅、有的种板栗、有的做买卖跑运输。”杨文光高兴地说。公路通黔东
墙体广告到哪里,产业就覆盖到哪里。据统计,全州公路带动农业产业发展16.23万亩,产业产值约达5.08亿元,
乡村旅游村寨突破537个,新增
农用车等1.57万余辆。为激活大山深处的旅游资源、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农副产品出山等发挥重要作用。乘势而上,黔东南正在规划区域经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与快速交黔东
墙体广告通对接,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抢抓高铁发展机遇,文化旅游业、新医药大健康产业、
现代山地高效黔东
墙体广告农业、
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黔东南强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