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黔南州:晒晒我们的幸福生活

黔南州:晒晒我们的幸福生活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9年10月09日 11:10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贵州黔南墙体广告

  黔南州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1.25万人,占省指导贵州黔南墙体广告性计划15.35万人的137.79%,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至4.65%,比2017年9.95%下降了5.34个百分点。龙里县、瓮安县如期退出贫困县,拟“摘帽”的贵定县、惠水县均符合申报退出指标要求。已标识285个贫困村出列,占省指导性计划212个的134.4%。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10770元,增速10.5%,超过全省增长10%左右的目标。   2018年,黔南州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贵州黔南墙体广告,闻令而动,遵令而行,尽锐出战,着力在“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上下足“绣花”功夫,按照省委“春风行动”“夏秋攻势”“四场硬仗”“五个专项治理”等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深化落实脱贫攻坚“七个一”工作机制,举全州之力、集全州之智,脱贫攻坚奋进克难,再战告捷。   完善体系,构建脱贫攻坚组织保障。黔南州健全脱贫攻坚组织体系、健全脱贵州黔南墙体广告贫攻坚决策体系、健全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健全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健全脱贫攻坚动员体系、健全脱贫攻坚督导体系。   突出重点,落细脱贫攻坚惠民政策。聚力落实保障民生,教育贵州黔南墙体广告精准扶贫全面铺开、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住房安全进一步保障、民生综合保障进一步加强;着力拓宽致富渠道,着力就业扶贫、生态扶贫、光伏扶贫;密切开展东西扶贫协作,在组织领导、人才交流、扶贫资金、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创协协作等方面不断发力;聚焦目标,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着力贫困对象精准管理、扎实推进易地搬迁。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黔南州委、州政府始终把改革创新作贵州黔南墙体广告为推进工作、解决难题的关键一招,在黔南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三”模式成为全省样板,“校农结合”模式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的基础上,今年黔南州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又形成了一系列典型做法和经验。   “七个一”工作机制。形成了“开展一轮全面系统筛贵州黔南墙体广告查、绘制一张农村人口基数底图、组建一批脱贫攻坚专班、组织一场扶贫干部大培训、完善一个保障精准的组织体系、建立一套落实精准的工作机制、收集整理一本完整规范的档案资料”的“七个一”工作机制,有效提高了脱贫攻坚质量。   同时,易地扶贫搬迁党建工作“五联五强”工作模式和贵州黔南墙体广告“一构架三清单”工作模板、绘制一张农村人口基数底图、黔南州脱贫攻坚各级职责操作指南、乡村网格化管理创新工作机制为黔南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全面小康、奠定乡村振兴基础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都移民蒙金香   有甜甜的幸福感   1月18日,阳光洒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城南社区,看着门前贵州黔南墙体广告一排排水族风情的楼房和小区来来往往的人群,蒙金香的脸上漾起灿烂的笑容,忙着招呼进入生活小超市的客人。   “幸福!”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蒙金香感慨万千地说:“2018年,我家搬出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搬进了县城的小楼,还开起小超市做起了小生意。”   蒙金香一家原本住在三都自治县三合街道南岭村系贵州黔南墙体广告响组。蒙金香说:“以前在老家,来一趟县城,要走一段泥巴路,再坐1个多小时的车,娃娃上学、老人看病、我们卖点山货都不方便,一家人生活困难。”为了维持生活,蒙金香和爱人杨逸江长期在外打工。   除了交通不便之外,蒙金香和弟弟两家共6口人挤在60平方米的老木房里,生活很不方便。“我做梦都想住上像城里那样的好房子。”   2018年听说县里有好政策,两人返回了三都,并于当年7月5日搬进了位于县城的城南社区9栋一单元102室,住进了80平方米的新家。敞亮的房子让蒙金香笑得合不拢嘴:“托好政策的福,我家没花一分钱就住上了好房子了。我们搬来第三天就在家里开起了生活超市,现在有50多种商品,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纯利润。”   蒙金香和爱人杨逸江还在县城里找到了工作。“县城工作机会多,只要勤快,我在城里打零工每个月都能挣4000多元。”杨逸江笑着说。   搬进新家,蒙金香的儿子顺利在附近的小学入学,这个学期还被评为“三好学生”。   相关链接   刚刚过去的一年,黔南州建成易地扶贫搬迁住房2.4万套,农村危房改造2.6万户,整治老旧住房5.74万户,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像蒙金香一样圆了“住上好房子”的梦想,收获了甜甜的幸福感。   搬出大山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搬迁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才是目的。   2018年初,《黔南州强化党的领导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新型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出台,创新探索“资源联统强堡垒、精准联扶强服务、文明联动强和谐、发展联帮强增收、保障联建强基础”等“五联五强”移民社区治理做法。   同时,黔南州还继续拓展“五个三”综合配套政策,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保障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精神文明建设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和基层党建体系,为移民群众的幸福“加码”。   都匀富裕村村主任潘永高   有满满的收获感   “2018年我们村大规模种植一枝黄花和海花草后,大家的腰包都鼓了不少呢!”1月17日,都匀市归兰水族乡富裕村村主任潘永高笑着说。   “就是,有了这两样挣钱的产业,以后我们这个贫困村再也不顶着‘富裕’的帽子,过着贫困的日子啦。”村民杨兆秀一句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让这个名叫“富裕”的贫困村感受到满满的收获感的,是产业结构调整。   “去年年初,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开始,村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产业结构,减少传统农作物的种植,种上了更值钱的海花草和一枝黄花。就是这‘两朵花’,让我们村找到了富裕的路子。”潘永高笑着说。   潘永高跟记者算了一笔账:种玉米,一亩收入不到800元;种一枝贵州黔南墙体广告黄花,一亩能收600多斤晒干的药材,每斤15元到18元,亩产值在1万元左右,比种玉米高了不止10倍呢。   如今,富裕村种植了350亩一枝黄花,年产值在350万元左右,还种植了200亩海花草,   靠着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富裕村136户贫困户650人实现增收脱贫。“下一步,村里争取把一枝黄花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以上。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我们肯定能变成名副其实的富裕村。”潘永高信心满满说。   相关链接   2018年,黔南州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用好“五步工作法”,接续开展了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和夏秋攻势,狠抓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农产品“泉涌”发展,农业综贵州黔南墙体广告合产能持续稳步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为农村产业兴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黔南州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持续发力,让低产低效的玉米、红薯贵州黔南墙体广告等传统农作物“让位”给茶叶、中草药、水果等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大家注入持续的收获感。   数据显示,2018年,黔南完成粮食作物种植374.45万亩,经济作物种植882.05万亩,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70.20%,种植结构明显改善。玉米等低效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明显,同比减少65%以上。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同比增长16.8%、15.94%、79.37%和48.19%。都匀毛尖、罗甸火龙果、长顺苹果、刺梨、绿壳鸡蛋等优势特色产品产量增长显著,分别同比增长21.45%、6%、12%、9%和10%,产品结构进贵州黔南墙体广告一步优化。   优质农产品供给不断增加。去年,黔南绿色食品认证12个,有机农产品认证51个,地理标志产品14个。全年完成农产品检测样品17.8万个(同比增长36.9%),合格率达99.66%。全州获得驰名商标2个,中华老字号1个,贵州省名牌产品46个,贵州省著名商标50个。   荔波市民李勇   有稳稳的安全感   每天清早,69岁的李勇都喜欢沿着荔波的樟江河畔走上一圈。“每天贵州黔南墙体广告看着清澈的樟江,呼吸新鲜空气,锻炼锻炼身体,感觉特别舒服。”   “荔波是个旅游城市,这几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社会治理也变得越来越好,我喜欢早上散步,我孙女习惯晚上跑步,我们贵州黔南墙体广告一点都不担心安全问题。”李勇对荔波的安全感特别满意。   安全感,来自身边的点点滴滴。“我们平时大事小事只要给民警打个电话就能解决。走出小区,街上有民警值班岗亭,有事情,打110,警察几分钟就能赶来处理。”李勇说,在荔波,大家安安心心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李勇家住在荔波美食一条街附近,每年一到旅游旺季,这里热闹非凡,他说,“游客很多,凌晨三四点还能看到游客在此大快朵颐。”   为了让游客吃得放心,在美食一条街做餐饮的贵州黔南墙体广告邹以强说,“除了每天都要赶早市选购安全、新鲜的食材外,相关部门还要求我们明厨亮灶,随时到店抽查,保障食品安全。”   “不管是游客,还是市民,在荔波大家都能体会到安全感。”李勇说。这是因为,荔波县始终把平安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积极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加快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工作,加强社会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确保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把荔波打造成贵州黔南墙体广告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