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的小区里,紫红色的三角梅花开正艳,鳞
贵州黔南
墙体广告次栉比的移民安置房有序排列,“微田园”里各色蔬菜长势正旺,
医院、学校就在小区旁……美丽便利的小区里,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健身,笑声朗朗;孩童们嬉戏玩耍,天真可爱。
从龙里县湾滩河镇搬来奋进社区,段相荣一家过上了新生活。段相荣家里有7口人,搬迁来之后分到了两套加起来共140平方米的新房子。她说:“以前在老家,一家人都挤在不大的房子里。现在搬到新家,住进了宽敞舒适
贵州黔南
墙体广告的房子,孩子上学近,老人就医近,生活改善了很多。”
奋进社区完善的基础设施让黔西南州晴隆县委组织部长黄代波印象深刻。他说:“这是我第二次来到黔南州龙里县奋进社区,这里给我的感觉就是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服务体系规范,
医院、学校、就业等服务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后
贵州黔南
墙体广告顾之忧。”
在黔南,越来越多像段相荣一样的移民群众过上了“搬得出、稳得住、可致富、融得入”没有后顾之忧的生活。这,得益于黔南州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新模式。
近年来,黔南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扶贫思想为指导,坚持精准扶
贵州黔南
墙体广告贫精准脱贫,坚持党建引领,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贫困群众拔穷根、换穷业、走新路的重要抓手,创新举措、强化落实、总结经验,深化拓展“五个三”内涵外延。
今年年初,黔南州制定《黔南州强化党的领导推进易地扶
贵州黔南
墙体广告贫搬迁新型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创新探索“资源联统强堡垒、精准联扶强服务、文明联动强和谐、发展联帮强增收、保障联建强基础”等“五联五强”移民社区治理做法。
资源联统强堡垒 编紧织牢一张网
实施“党建+群团+两新组织+自治组织”聚力工程,
贵州黔南
墙体广告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堡垒作用全发挥,各领域组织全链接。
多形式建党组织。按照“哪里有搬迁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覆盖要求,成立县级临时党委、搬出地和安置点党支部,统筹协调搬迁全域工作。搬迁后,按照“支部建在小区、小组建在楼栋、互助会建在单元”要求,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建立联合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和网格党小组等各类党组织400余个。
多举措抓带头人。采取群众评、多方选、岗位练、培
贵州黔南
墙体广告训增、实绩察等方式,从县乡机关干部、
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人员等群体中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提高履职能力。
多部门抓社区自治。以党建带群团,同步组建群团组织,整合移民、人社、扶贫、民政、卫计、
公安、教育等20余家单位的管理服务资源,跨地区联建提服务“温度”、跨行业联动拓服务“深度”、跨领域联合扩服务“广度”,形成党群组织联
贵州黔南
墙体广告建、部门联抓、工作联动的社区治理格局。
精准联扶强服务 真情奉献一颗心
加强党建引领,统筹“部门、社会、民间”资源,着力精准优质服务,为民分忧解难。
健全服务队伍。建好专业化社区工作者、履责化党员、
贵州黔南
墙体广告社会化志愿者、技能化能人“四支队伍”,构建社区党建、综合治理、物业管理、社会协同“四位一体”模式,抓好移民社区居民管理服务和矛盾调处等工作。
建好服务站点。统筹便民服务站、服务联络站、服务代办点建设,职能部门下放30余项审批权限授权到移民社区站点窗口,力求便民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结、服务联络“一个窗”受理。
创新服务方式。为居民提供“私人定制”服务,在社区开办“四点半”学校、幼儿园和小学,建立卫生室、警务室、农贸市场、平价超市、养老中心等配套公共设施,整合政策,筹措资金,尽力让搬迁群众拎包入住,让群众感受到安置点生活便捷、各类组织关心关爱的温暖。
文明联动强和谐 感恩奋进一片情
针对社区移民地域、民族、文化、宗族等特点,突出社区党组织主导作用,汇聚宣传、文化、社会、社区移民四股力量,激发感恩奋进正能量,营造和谐安定环境。
用先进文化浸润人。去年以来,开展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五进”移民社区活动287场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融入居民公约,使社区群众在文化共享活动中实现了情感融入。
用榜样力量感召人。挖掘、塑造移民社区生产生活先进典型,用榜样带动全局,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党员示范户和文明家庭,形成积极向上、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
用活动开展凝聚人。坚持“志智”双扶,组织民间锣鼓
贵州黔南
墙体广告队、舞蹈队、山歌队等,融入“感恩奋进”元素,依托各类节日开展活动,引导群众感党恩、记党情,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发展联帮强增收 开辟致富一条路
“政府、社会、移民”联动,“就业、产业、创业”并举,下好联
贵州黔南
墙体广告的先手棋,做足帮的大文章。
扩大就业面。按照确保每户1人以上就业目标,从“七个一批”(企业用工就业一批、劳务输出就业一批、开发扶贫专岗安置一批、自主创业就业一批、发展产业就业一批、创办扶贫车间就业一批、“灵活务工”就业一批)就业入手,去年以来,开展就业培训263期近3.46万人次,挖掘园区企业、建筑
工地等就业岗位34113个。
积极谋划产业。以扶贫
公司为龙头,合作社为主导,贫困户参与为主体,在推广“塘约经验”搞好“三块地”增加财产收入基础上,还在社区周边流转土地开设“微田园”、产业基地等,为搬迁群众提供生产场地和解决“菜篮子”基本需求。
大力激励创业。通过电视广播、发放宣传手册等形
贵州黔南
墙体广告式,向搬迁群众大力宣传创业优惠政策,在创业贷款贴息、创业经营税费减免、创业扶持基金等政策上给予扶持,开通手续办理审批“绿色通道”,涌现出一批从事餐饮、超市、商贸、种植养殖创业能人,其中党员致富能手238人。
保障联建强基础 运行机制一体化
着力社区治理,构建“责任落实、奖惩激励、人员保证、经费落实、阵地建设”一体化保障工程。
建立完善责任机制。建立工作责任、述职评议、示范带动、责任倒查“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出台社区治理办法,明确县(市)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把社区治理纳入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和目标考核重要内容。采取“一县一方案、一区一对策”打造示范点。
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注重从致富能人、返乡创业人员等
贵州黔南
墙体广告群体中发现培养后备干部,按人口数量明确移民社区干部职数和报酬。将移民社区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及时划拨,确保有人管事、有钱办事。
建立标准化建设机制。建立“一构架三清单”(即组织构架、公共服务清单、便民利民清单、党建责任清单)工作模板,按照“一厅八室”(便民服务大厅、党群活动室、老年活动室、矛盾纠纷调处室、乡愁记忆馆、文化活动室、多功能室、“四点半”学校、警务室)标准,推进
贵州黔南
墙体广告社区综合服务和便民利民标准化建设,目前,设置“一厅八室”的社区6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