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
通辽市始终坚持把发展落脚到解决区域性共同问题、增进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上来,持续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草原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切实保障。
通辽市高度重视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安代舞”“乌力格尔艺术”“蒙古族四胡”等10余种民族艺术形式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整理出版了《科尔沁民间好来宝》 《科尔沁蒙古民俗》等古籍书目,创作了《蒙古风》 《诺恩吉雅》 《吉祥草原》 《蓝色安代》等一批少数民族文化精品。
建设和守护好精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神家园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草原各民族群众的共同愿望。70年来,
通辽市通过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民族教育。 张启民 摄
舞动生活。 张启民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 摄
□邵南
通辽,被称为“敖包相会的地方”,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市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守望相助、同心同德、砥砺奋进,不断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科尔沁辽阔大地上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壮丽篇章。
坚持守望相助夯实团结基础
40多年前为支援霍林河煤矿的开发,世代生活在霍林河两岸的牧民离开了水草丰美的霍林河畔,在矿区南5公里处建立了霍林郭勒苏木。而霍林河矿区则投资数十万元,为牧民架电、安自来水、修桥梁、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建
医院……为了纪念这份团结和友谊,1993年9月1日,牧民们建了一座纪念碑,碑正面镌刻着7个苍劲的大字:民族团结纪念碑。
李福,汉族,90年代从外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地来到
通辽市扎鲁特旗阿日昆都愣镇萨其日拉嘎查谋生,并在蒙古族群众的帮助下落户当地。李福头脑灵活,交际广泛,几年时间就成为嘎查的富裕户。他手艺精巧、乐善好施,教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人种菜编筐,帮蒙古族群众打草杀羊、盖屋垒墙,从不收取一分费用,经常借钱接济困难群众,和蒙古族牧民亲如一家。
前几年,李福身患重病截肢,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村里的蒙古族牧民纷纷伸出援手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自愿捐款救助李福。“我们都愿意帮他,这个汉族老哥伊克赛!”村里的蒙古族群众纷纷说道。“伊克赛”在蒙语中是最好、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最棒的意思,在萨其日拉嘎查所有蒙古族牧民的心中,乐善好施的李福就是这样一个人。
通辽市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雅莫嘎查生活着蒙、汉、满、回4个民族。虽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但这里的人们却相互包容理解,亲如一家。考虑到村里有90多名回族群众,嘎查积极争取上级民委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于2011年底建成了清真寺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告为回族群众举行宗教活动提供了场所。多年来,嘎查两委班子中始终有一名回族成员参与嘎查事务管理。
同心掬得满庭芳。据统计,自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来至2014年的30年间,
通辽市有28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国务院、国家民委的表彰奖励,有364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奖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励。党的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八大以来,获全国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称号1个、自治区级创建活动示范单位1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