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青海群众的朋友圈除了晒人民公园的郁金香、南山公园的向日葵、北川湿地公园的“江南”风光外,多了熊猫馆的4只国宝大熊猫和海洋馆的微笑天使海豚。
青海西宁
墙体广告
6月22日,熊猫馆开馆后的第一个周六,一小时迎来1347名游客一睹国宝风采。
青海西宁
墙体广告
一小时,侯益平检票600多张
“前往熊猫馆的游客请往右走……”当日11时,走在西宁野生动物园内的小路上,小喇叭不停地重复着引导游客的声音。
青海西宁
墙体广告
熊猫馆位于坡上,有好几条道路能到达,今天大家就是奔着4只“国宝”到动物园的,一路上游客很多。
青海西宁
墙体广告
“请您把车票打开,方便检票。”“家长带好小朋友,注意安全。”“您好,婴儿车需要寄存在服务中心。”“您好,您腿不方便,我们一会儿安排您走上面的通道……”熊猫馆门口,检票员、志愿者们手上忙着,嘴上也没闲着,始终关注着游客的动态。
青海西宁
墙体广告
今年32岁的侯益平,应聘上了熊猫馆检票员岗位。从事检票工作时间不长,但检票的速度一点都不慢。
青海西宁
墙体广告
只见他迅速接过门票,在验票机上扫过,依次放行,平均四五秒完成一次检票。一天下来,他基本上都在重复这套动作。
青海西宁
墙体广告
侯益平说,他们有多忙,就说明大熊猫有多受欢迎。高峰期,所有检票通道、证件通道全部开启,11时至12时,他所在的检票过道,大概有600多人通过。
青海西宁
墙体广告
一小时,陈红
手机拍照126张
“来,再拍一张,正对着我。”正在给孩子和大熊猫拍照的陈红是第一次见到大熊猫。一进熊猫馆,陈红的
手机照相机页面就没有退出。
青海西宁
墙体广告
陈红说:“熊猫馆修建的消息听到好久了,一直在期待,终于能在西宁看到真正的大熊猫了。
青海西宁
墙体广告
不到一小时,陈红和家人就逛完了大熊猫馆。她的
手机中存储满了大熊猫的照片。
翻开陈红的
手机相册,一张张大熊猫的萌照从她的指尖划过。
青海西宁
墙体广告
“看这张,大熊猫在爬梯子。这张是在啃竹子,这张更搞笑,大熊猫一屁股坐在了水池里……”
陈红向记者分享她的大熊猫相册,里面有游客照片,更多的是大熊猫的照片和视频,相册显示一共有126张。
“这几张是我挑选出来发朋友圈的。”说话间,陈红打开朋友圈编辑着“熊猫馆一日游”。
一小时,迎来1347名游客
12时30分,熊猫馆外活动区域周边已聚集了不少前来参观的市民,把围栏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有些来晚的家长只能踮着脚往里看,有的干脆让孩子骑到脖子上,让孩子从高处好好看大熊猫。
6月的西宁,风和日丽。“和兴”“圆满”“双欣”“奇果”4只可爱的大熊猫在室外活动区域玩得不亦乐乎。原本活泼好动的“奇果”可能是玩累了,正侧卧在草坪上休息,对游客的围观似乎并不在意。“圆满”则十分配合,当众吃完竹笋以后,开始在活动区域来回走动,还时不时在栖架上爬上爬下。
“还是大熊猫在草地上活动的时候好看。”市民徐先生告诉记者,其实开馆的时候他已经带小孙子来看过大熊猫,只不过当时4只国宝都在睡觉,孩子觉得不过瘾,今天又第二次来看。
据熊猫馆负责人介绍,6月16日开馆以来,熊猫馆已接待海内外游客30余万人次,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等团体50批次。6月22日当天迎来客流高峰,达到8000人次,一小时迎来1347名游客。西宁熊猫馆作为重点惠民项目,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承担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强化使命担当,努力将西宁熊猫馆打造成全省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的标杆。
记者手记
一名48岁的女士回忆她的童年时说:“从前,想逛公园只有人民公园和文化公园,想看书能去的只有新华书店,想看戏只有逢年过节时才有;现在,各类公园遍布城市个各区域,想看书随处可见规模不一的书店,想看电影到处都是电影院,想看戏各种文艺活动不断!”这是普通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改变的切身感受。
近年来,我省一项项惠民工程落地,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北山美丽园、麒麟湾公园、南山公园等大小不一的公园成了市区最亮丽的风景线;
青海省博物馆、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讲述青藏高原的悠久历史,感受古今文化;
青海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让群众享受了一场场文化盛宴;西宁野生动物园、熊猫馆、海洋馆,近距离接触动物世界……
此外,我们还期待着市民中心、少儿活动中心中心、西宁市少儿图书馆、西宁规划展览馆等一批民生工程的建成开放,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