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 张丽霞)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 科左后旗一直有养牛的传统,养牛有基础、前景好、收益稳定,但传统养牛方式以放牧为主,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发展慢、不可持续。近年来,该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快传统畜牧业向
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的要求,推进黄牛产业生态化。
该旗将黄牛产业作为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主导产业来抓,调结构、转方式,引导农牧民“为养而种、为牧而农”,推行禁牧舍饲,打造集精细化繁育饲养、交易、屠宰加工、产品销售、产业升级于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走科学养畜、循环发展之路。该旗已成为中国草原肉牛之都核心区,被列入第一批全国养殖大县名录。
结合精准扶贫工作,该旗创新推出贫困户贷款饲养基础母牛的发展方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通过自繁自育自养,形成“小规模大群体”,5万元贷款可买4—5头基础母牛,精心饲养基本能保证三年后发展到10头以上。巴彦毛都嘎查贫困户乌云娜,2017年办理贴息贷款5万元,购买基础母牛5头,全部舍饲圈养。目前,黄牛存栏已达12头,其中基础母牛10头,8头已配种,年底黄牛存栏可达20头。
为了让家家户户都能养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牛致富,该旗又将贫困户分为能贷能养、能贷不能养、不能贷能养、不能贷不能养四类,精准施策、分类帮扶。其中,对于自己不能养的贫困户,通过合作社合养、大户托养、亲友代养、资金托管等方式帮助其养牛,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家家有牛养,无劳动能力的户户有分红。
为了帮助贫困群众养好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牛,该旗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立了三级技术服务网络,保证每个嘎查村至少有一名技术指导员跟踪服务。定期开展舍饲圈养、青贮种植、母犊分离等实用技术培训。许多扶贫干部在帮助群众养牛过程中也成了“牛专家”“土状元”。
目前,全旗黄牛饲养量
内蒙古通辽墙体广告达81万头,其中贫困户(含已脱贫户)养牛6.22万头,户均养牛8头,有80%以上的贫困户通过养牛走上致富路。黄牛产业扶贫模式被评为全球优秀减贫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