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传统民族歌舞、日本传统舞蹈、美国夏威夷民间呼拉舞……10月21日,第七届
成都非遗节主会场时空旅的舞台上,充满异域风情的扮演吸引了现场观众驻足。尽管非遗节临近完毕,但是仍然充满了满满的世界范儿。
四川达州墙体广告
世界范儿 歌舞来源于生活记载前史
“今天咱们将为大家带来两种呼啦舞,一种是运用葫芦鼓的古典舞,一种是运用尤克里里和吉他的
现代舞。”来自夏威夷的呼啦舞大师Kumewa是一名中美混血,他趁着候场的时机,告知记者呼啦舞是夏威夷最有代表性的活动,其扮演内容大多来源生活,形式多种多样,是夏威夷公民用来表达心情的方法。“非遗节完毕后,我还会带领部队在
成都做歌舞巡演,期望能把丰富多彩的夏威夷文明带入
成都。”
四川达州墙体广告
夏威夷扮演部队候场时,来自斐济的扮演部队正在舞台上开释热情。将植物穿戴在身上的扮演者,全靠人声和现场击打乐器的音乐,踏着光脚合作节奏进行舞蹈。这种平时难以得见的原始风情,引得现场不少人拿出相机摄影。
四川达州墙体广告
丹麦剪纸《七个龙蛋》
MASTER LAI VEIKOSO是斐济扮演部队的带队人,经过他的介绍,记者得知本次扮演的中文名称为“大地晨路”。“咱们的舞蹈来源于前史,也可以说咱们记录前史的方法就是舞蹈。”在非遗节现场扮演了4天,他认为非遗节这样的节会既能让所有人都同享多彩非遗魅力,也推动了非遗的传承。
整个非遗节期间,共有来自新西兰、美国、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家的20支国外展演部队登上舞台进行扮演,向游客和市民展示了世界各地的非遗魅力。
四川达州墙体广告
世界大展唱响“沟通之歌”
四川达州墙体广告
在世界传统手艺艺展的现场,来自波兰的梭织花边、匈牙利的复活节鸡蛋彩绘遭到游客的喜欢。来自36个国家的近90个非遗项目会聚于此,呈现出更多元化的世界非遗节。
除了展出国外手艺演员的著作之外,国家手艺艺展还首次展出中外非遗传承人联手创造的“混血”非遗产品,中外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我国
山东高密剪纸《八仙过海》
作为世界传统手艺艺展的“展中展”,《新山海经》展览凸显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由8名法国手艺演员和11名
四川非遗传承人联手创造的非遗著作引发不少人重视。来自法国的艺术家Eric Benque是中法合作项目《新山海经》的发起人,他在法国征集和挑选了8名法国手艺演员,请他们提供各自著作的半成品或著作的一部分,再从
成都挑选了11名非遗传承人,完成剩余的一半著作。其中,著作《玻璃之歌》由法国手艺演员吹制的玻璃杯和
成都银花丝技艺制造的盖子联合构成。Eric Benque说:“
成都的漆器、银花丝等非遗项目都独具特色,十分精巧,加上来自法国的手艺艺,真是一场中法艺术的完美碰撞。”
四川达州墙体广告
与此同时,丹麦剪纸《七个龙蛋》与我国
山东高密剪纸《八仙过海》同台展示,让观众在观赏中体会中外文明的异曲同工之妙。
四川达州墙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