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郑州3月31日电(记者刘高阳)今年71岁的
山西人王金文已经记不清楚自己跑了一百多少场马拉松了。不过他可以确定的是,2007年之后,他跑马拉松就再也没穿过鞋。
河南周口墙体广告 在刚刚完毕的郑开世界马拉松赛上,王金文依旧如此。作为接连十三年参赛的主办方特邀参赛者,和周围众多穿着昂贵跑鞋、压缩袜、护膝、护目镜、导汗带、运动手环等配备齐全的参赛选手比较,王金文的参赛配备显得“极简”:一双劳动手套、旧短袖、短裤、一双袜子。
河南周口墙体广告 在春日的阳光中,王金文的身体显得分外结实。如果不是脸上的皱纹和乌黑的皮肤,很难信任他出生在1948年。
“现在路面还有一点凉,在袜子里垫了一个塑料袋。”王金文说,“待会跑起来都会脱掉。”
河南周口墙体广告 赤足跑马拉松并非前无古人。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埃塞俄比亚运动员阿贝贝·比基拉临时候补出场,没有准备跑鞋的他,像儿时相同,赤足完成了马拉松全程,而且以2小时15分16秒的成果获得冠军,成为第一个在奥运会夺冠的非洲黑人选手。4年后,他在东京奥运会上再次夺冠,他的经历至今仍鼓励着长跑选手们。
河南周口墙体广告 王金文并非是由于有儿时赤足训练的经历,才选择赤足跑马拉松的。2007年,他去
哈尔滨参与竞赛,训练时,他发现自己由于鞋不合脚,脚被磨起了泡,而且长时间跑步,还造成双脚大拇趾变形。所以他爽性把鞋扔了,赤脚开始跑。
河南周口墙体广告 “感觉有点凉,但总体不错。”王金文说,其实他也是循序渐进地先穿着袜子跑,到后来脱掉袜子,光着脚跑。坚持了三四个月,脚底就起了茧,他跑起来反而更加舒适。
河南周口墙体广告 王金文初度触摸马拉松,是在2002年的北京。之后,在
上海、
厦门、海口、
扬州、
福州、
郑州、
广州等地,凡是听说有马拉松,他都报名参与。2010年,他的马拉松参赛次数到达巅峰,平均两个月要进行3场竞赛。近两年,他减少了参赛的频率,前次参赛,已经是去年十月份了。
河南周口墙体广告 和他的参赛配备相同,王金文的出行风格也分外简单。他说,每次外出竞赛,他都是坐硬座,到了目的地,就选每天几十元的小旅馆住。除了饮食要保证足够的养分外,中学教师退休的王金文并没有其他的开支。
“十几年了我都没有感冒过,家里面根本不备药。”王金文说,“条件艰苦,都练出来了。”
河南周口墙体广告 王金文说,自己现在的马拉松全程最好成果是2小时59分左右。今日,他并不在状况,最终成果为5小时20分左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