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菊怒放的季节,我漫步来到淮安城北的古黄河边。放眼四周,水榭楼台,景色如画,夹岸尽闪现代都会气息。远眺宽阔的河面,活水清清,烟波淡淡。走近岸边,透过绿蓠,看河滩上随意生长的芦苇,一簇簇,一丛丛,静立水中,犹存古风,似乎串联起经历的节点,传递流淌的影象。江苏常州墙体广告
韶光荏苒,白驹过隙。经历的疆土上,这条古黄河是古淮河的床榻。纵观淮河流域,它地处我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流域之间。西起桐柏山、牛首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和皖山余脉与长江流域为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同黄河流域毗邻,横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古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太白顶,弯曲东流,过安徽进入江苏,过盱眙经古泗州城,过龟山流向淮阴县故城(今淮阴区码头镇),再经今淮安市区,沿老子山、钵池山、青莲岗转向东北,过涟水城南至云梯关奔流汇入黄海。江苏常州墙体广告
淮河在中华民族的经历文明演进中发挥了极端重要的作用,一样也滋润了淮安这片热土。如果我们可以穿越,来到大大概一万年前的桐柏山,就可看到一条溪流从岩缝中汩汩涌出,汇聚成稚嫩的淮河。它水流清洌,河流渐宽,直通淮安,独立入海,海口距今海岸线大概有80公里。现在人们常说的“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江淮熟,全国足”的古语,也再现了当时淮河流域天气柔顺、水清草绿,两岸国民人勤粮丰、自力更生的经历场景。江苏常州墙体广告
淮安,是淮河母亲的孩子,淮安之名源于淮河。在商代中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淮”字。许慎说“淮,水。出南阳平氏桐柏大复山,东南入海。从水,隹声。”从古字形态看,“淮”字像短尾鸟在水面上解放飞舞的样子。淮安人曾被称为“淮夷”,“夷”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行走平坦,一是指我国东方的部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夷,平也。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我想淮安人被称为“淮夷”,应该是指生活在淮河岸边的陈腐民族吧。江苏常州墙体广告
白云苍狗,命运多舛。平静的淮河,在1128年11月到临了灾祸,这是经历始终定格的光阴节点!南宋统治者为了制止金兵南进,留守杜充在今河南段扒开黄河大堤。黄河像一匹脱缰野马,乱冲乱撞,解放漫行,洪水几乎普及全部淮北平原,逐渐地夺占了淮河的通道,且长达700余年。黄河夺淮以后,淮河水系蒙受庞大毁坏,清口以下淮河河流成为黄、淮配合入海之路。明弘治七年(1494年),黄河全流夺淮入海,河流淤积日益严重,淮水前途严重受阻。清咸丰元年(1851年),淮水冲决洪泽湖大堤礼坝,经三河南下入江,逐步形成淮河入江水道。江苏常州墙体广告
光阴向西,活水向东。光阴到了清代咸丰五年,即1855年,黄河改道北徙,黄淮分离,留下一条废黄河,成为淮河与沂沭泗水系的分水岭。自此,黄河从此告辞了淮安,在山东张秋东平冲断了会通河扑向入海。江苏常州墙体广告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