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的红军长征粤北留念馆正式开馆,成为广东省境内独一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留念馆。开馆前,主办方组织了为期多天的“红色粤北”主题采访采风活动,笔者跟随走访了南雄梅关古道、灵潭村、粤北省委五里亭原址等地,感受韶关深沉的红色历史底蕴和反动老区大众的重生活。广东韶关墙体广告
故事:“红军送给我的碗至今还留着!”
“我没什么好送你们的,这个随身携带的碗就留给你们作留念,以后反动成功了,我一定回来找你们!”城口镇世纪老人张堂英讲述了军民情深的一段往事。1934年冬,在城口镇,张堂英家收容了红军伤员,还连夜上山采草药,为红军伤员敷药疗伤。红军休息了七八天就动身了,一名受伤的红军姓徐,住了一个月才走。红军战士对蒙家的悉心照顾非常感谢,临走时便将随身携带的碗赠予了张堂英一家。
张堂英的故事是韶关红色文化深沉底蕴的缩影。韶关是红军长征途经广东的主要地域,老一辈无产阶级反动家曾率红军转战韶关,留下了许多光芒的战役脚印、红军反动遗址和丰厚的肉体财富。
在一系列有效维护举措的作用下,目前韶关共有反动原址、遗址、留念设备329处,其中红军遗址、遗址有131处,红军烈士留念碑(园)8座,经认定命名的红军遗址(原址)文物维护单位37个,红军历史文物1120件,红军历史文献50多万字,是广东省红色资源最为丰厚的地域之一。广东韶关墙体广告
新貌:红色力气引领乡村复兴
2016年,在被列入省定相对贫穷村前,灵潭村还有个让村民难以启齿的名字——“泥潭村”,这里房屋陈旧、道路泥泞、经济落后。往常,灵潭村已成为风光秀美之地,44户贫穷户全部完成脱贫,被农业乡村部推介为“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灵潭村是红色反动老区村,留有红色遗址鸳鸯围——南雄农民大暴动的策源地。几经风雨后,鸳鸯围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红色英模钟蛟蟠的事迹慢慢含糊。
近年来,随着“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的推进,红色元素遍及在每一个角落。同时,灵潭村以打造“生态旅游村和宜居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乡村之一”为契机,把本身打形成红色教育基地与乡村休闲度假相分离的红色旅游精品村。
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机关五里亭原址,位于韶关市浈江区五里亭良村。2009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决议修复维护和应用原址,并在五里亭原址旁新建了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
据理解,五里亭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原址留念馆自2010年开放以来,年均参观人数约4.5万人次。2018年参观人数61447人次,其中学生9413人,党员干部51267人。目前,省委机关五里亭原址被省政府发布为“广东省文物维护单位”。
立足于丰厚的红色文化,韶关坚持将分散的红色景观停止整合,打造高质量旅游道路,为韶关旅游晋级开展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广东韶关墙体广告
近期,韶关市精心推出了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遭到广阔游客追捧,包括中共粤北省委原址—北伐战争留念馆—红军长征粤北留念馆—红军街—恩村古村;反动光芒留念之旅:丹霞灵溪景区—丹霞山—恩村古村—铜鼓岭红军烈士留念园—红军长征粤北留念馆—红军街;忆苦思甜红色之旅:中共粤北省委原址—北伐战争留念馆—红军长征粤北留念馆—红军街—红梨村—沈所红围—八一小学—隘子镇风度村—满堂客家大围。广东韶关墙体广告
下一步,以红军长征粤北留念馆开馆为契机,韶关市将谋划一批红色反动遗址维护应用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大对红色资源的发掘、维护和应用力度,力争把韶关建立成为全省一流的红色反动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播高地、红色旅游首选地。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