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重庆推出戒毒新模式 测试全部合格才能回归社会

重庆推出戒毒新模式 测试全部合格才能回归社会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9年11月13日 10:11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广西北海墙体广告

  戒毒者“升学”记
  西山坪戒毒所推广西北海墙体广告戒毒新模式 学员分四期通过测试和评估 全部合格才能毕业回归社会“成绩不错,恭喜你通过了!”从身着制服的民警口中听到“升学”的好消息,魁梧的北方大汉王健(化名)笑得像个孩子,手舞足蹈地开心了半天。作为“后进生”,这一天的到来,他比很多人晚了几个月。
  王健通过的,并不是学校的文化考试,而是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西山坪所)的分期流转测试。去年,作为试点单位,西山坪所开始推行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戒毒人员管理被更科学、系统地分为四期广西北海墙体广告,通过考试和评估,逐一流转直至回归社会。
  王健便是该模式下第一批学员之一。4月6日,他通过了康复巩固期的多项测试,进入最后的回归指导区,距重新回到社会,只差最后一步。这一天,他很开心,一面收拾自己的物品准备换区,一边转头跟民警调侃:“就像读书升学,广西北海墙体广告要毕业了!”
  升学
  去年6·26国际禁毒广西北海墙体广告日,西山坪所礼堂里,由6名戒毒人员参演的“太极扇子舞”表演即将上演。台下,民警王洋暗暗捏了一把汗,台上领舞的,正是王健。这个身高1.8米的北方大汉,是这儿出了名的刺头。
  王健幼时父母离异,广西北海墙体广告2004年开始吸食冰毒,2013年因聚众斗殴被判刑两年,2014——2016年曾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2017年,王健来重庆打工,又因吸毒被送到这里再次强戒。
  长期的强戒生活,并未改变他的人生态度,反而让他更加好勇斗狠。刚来不久,便殴打同队戒毒人员李某,还长期散布消极言论,撺掇其他戒毒人员闹事,甚至对戒毒民警撂狠话,不服从管教。
  去年5月,西山坪所开广西北海墙体广告始推行全国统一戒毒模式,科学划分了“生理脱毒”“教育适应”“康复巩固”和“回归指导”四个完全分离的区域,戒毒人员必须经历4个阶段(4期)的学习和矫治,并在前一个区域达标之后,方能流转进入下广西北海墙体广告一个区域。而“刺头”王健,则因表现不佳,通过了生理脱毒期后,便一直在教育适应区留级。
  教育矫治中心主任李珈说,每一个流转期,中心都会有专门的教育课程,例如在教育适应期,戒毒人员要接受不少于1个月的入所适应性教育,并开展认知教育、建立教育矫治档案。教育的课程,都由持有教师资格证和心理咨询证的专业民广西北海墙体广告警进行。
  而对王健这样“油盐不进”的刺头,他们还有定制方案。教育矫治中心和王健所在大队负责人多番考虑后决定,让王健的老乡、民警王洋当他的专属导师。
  王洋并没有对王健进行广西北海墙体广告说教,而是以朋友的身份进入了王健的生活,不提及他任何不光彩的历史,多是和他聊家乡的风景、家乡的小吃等。也许是乡音的魔力,一来二去,王洋竟真的打开了王健的心防。
  在王洋的帮助和鼓励下,王健终于通过了教育适应区的考核,进入到康复巩固区。在这里,他需要接受的是更全面的教育矫治、戒毒医疗和康复训练,还需要参加习艺劳动。不仅如此,所里还给王健定制了专属的学习计划。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文化程度低,王健很快便对学习感到厌烦。他故意拖延上厕所时间、增加上厕所的次数,用打报告要求看病等方法躲避学习。王洋和民警们又给他开了小灶,大队的值班领导每天都要专门检查王健的作业,并要求他每天交300字的学习心得。
  被动的学习灌输,并不是治本的方法。王洋想起,王健在闲聊时曾说过:他好动,喜欢音乐、喜欢跳舞,渴望得到关注,渴望能“站在舞台中央,成为最耀眼的人”。那么,为何不投其所好呢?
  于是,经请示,王洋决定推荐王健和另5名戒毒人员搞一个“组合”,在6·26国际禁毒日上台表演节目,让他圆梦舞台。
  “我一定好好练!”听到这个消息,王健十分兴奋,愉快地接下了任务,拼尽全力练习舞蹈动作。凭着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太极动作,王健很快被指定为领舞。表演当天,由于担心没有什么表演经验的王健在舞台上露怯,王洋十分紧张,但演出却很成功,还获得了西山坪所展演的二等奖。
  演出结束后,王健所在大队将其推荐到所里的“起点艺术团”担任编外演出人员。从此,王健由“刺头”变成了文艺积极分子,在矫治学习上也改头换面。今年4月,他顺利通过康复巩固期测试,进入回归指导区。不久后,他就可以重新回到社会。
  民警王洋说:“原本王健的表现,是进不了艺术团的,但如果可以挽救一个学员,我们乐意开这样的先例。”
  教育
  “妈妈,对不起,儿子不孝,没能报答你的养育之恩!”心理矫治中心诊疗室的躺椅上,陈明(化名)双眼紧闭。
  “孩子,你一定要戒断毒品,以后常来看我,好吗?”对面,心理矫治中心主任邓炜正用母亲的口吻,轻轻地回答。说罢,陈明已泪流满面,不住地答应“母亲”的要求。
  这样奇怪的场景是在干什么?原来,这是一次催眠状态下的意象对话。
  陈明今年47岁,不久前,从前来探访的哥哥口中得知母亲突发疾病去世的消息。陈明自小与母亲感情深厚,即使因吸毒被强戒,母亲也从未放弃过他。母亲去世前,虽年事已高腿脚不便,但仍定期前来探访,鼓励陈明戒断毒瘾,重新做人。
  母亲的去世,对陈明打击很大,他自责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无法从悲痛中释怀,连续很长时间情绪激动,数日无法入眠,也吃不下饭。
  “他这样的情况,必须进行心理干预。”邓炜说,推行统一戒毒模式以来,西山坪所成立了戒毒医疗、教育矫治、心理矫治、康复训练、诊断评估五大中心,除了在身体、意识上对戒毒人员进行矫治,还密切关注学员的心理状态。
  例如,部分戒毒人员遭遇离婚、亲人重病甚至死亡等重大家庭变故后,会诱发急性心理危机,若不及时干预,极可能打击他们成功戒毒的信心、影响戒治效果。陈明便是其中较典型的例子。在对陈明进行了心理状况评估后,邓炜第一时间对他进行了心理干预。
  第一次见面,邓炜先引导陈明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让其放声大哭,使内心的痛苦情绪充分释放;第二次心理干预时,邓炜使用会谈和认知领悟疗法,引导陈明接受事实,处理自责;第三次干预,邓炜运用催眠和意象对话的方式,引导陈明与逝者告别,并鼓励他开始新的生活。于是,便有了本段开头的一幕。
  “他需要的是谅解和鼓励。”邓炜说,作为老戒毒民警,他深知吸毒人员戒断身体的毒瘾容易,但戒断心理上的毒瘾却很难。要想真正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不仅要让他们戒断身体上对毒品的依赖,更要在意识上和心理上真正改变他们对毒品的态度。心理矫治,在戒毒过程中就好比是“素质教育”。
  怎样改变戒毒人员的心瘾?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