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鸡犬鸣三县 洛河吉士堡

鸡犬鸣三县 洛河吉士堡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9年11月26日 04:11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陕西铜川墙体广告

地球有南北两极,陕西有东南西北四极,那么铜川的东南西北四至的极点在哪里?近日,华商报记者依据铜川市规划局提供的测绘数据,分别走进铜川的“四极”,并用文字和镜头对这些中央的人文风貌停止记载。

  依据市规划局测绘,铜川市最东极点位于宜君县尧生镇杨柳塬村吉士堡村组,最南位于新区坡头镇屯里村,最西位于耀州区照金镇尖坪村,最北位于宜君县彭镇界桩村。就好像南北极鲜有人至,铜川的“四极”也因地处偏僻而很少为外界知晓。从本期开端,《华商报·今日铜川》将连续四期刊发华商报记者看望铜川“四极”的报道,第一期带您走进铜川最东极点的古村落——宜君县尧生镇杨柳塬村吉士堡村组。陕西铜川墙体广告

  在铜川的最东边有一个依洛河而建的村庄——杨柳塬村吉士堡村组,从属宜君县尧生镇,村庄位于三县接壤,过河之后南面是渭南白水县,北面是延安洛川县,“鸡犬鸣三县”说的就是这里。村庄建在绵亘起伏的台塬上一处较开阔处,蜿蜒的洛河绕着村庄南面自西向东流,村民世代寓居于此,谁也说不清到底先辈什么时间在此落户,小村庄已住了几代人,但村中古旧的木门、残破的拴马桩、村墙残存的遗址在默默地诉说着一个偏僻小村庄的荣辱兴衰。

  ■溯源

  先民应是山西洪洞县贺氏一族

  “我祖上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走出来的,是贺姓的一支。”老教员贺万财拿出本人考证的家谱说。贺万财是变革开放前村里独一的高中生,毕业后他当了一名教师,撤乡并镇前不断在雷塬乡周边的村小学任教,往常,雷塬乡已撤并到了尧生镇。

  贺万财退休回村后,就开端考证本村的历史和传说。据他的考证,吉士堡村组的先民应该是山西洪洞县的贺氏一族,村民最多时大约40余户,大多姓贺。“如今能查证到我太爷爷那一辈是‘应’字辈,爷爷是‘振’字辈,父亲那一辈是‘培’字辈。”贺万财指着本人考证的家谱图说,到了他这一辈为“财”字辈,村组名“吉士堡”的“堡”字,在山西靠近黄河一带的村子用得很多,他希望再往前追溯,但苦于没有线索。陕西铜川墙体广告

  近年来,随着政府移民搬迁政策的推行,位于洛河边上的偏远村庄由于生活不便,20多户村民已陆续搬出,不大的村庄往常只留下一座座陈旧的院落。走进老村址,像走进了静默的历史片段。路边被土层深埋的拴马桩,墙头上精巧的砖雕,都似乎在诉说着这个村庄的过往。

  走进村中的一户宅院,墙已坍塌,院子里长满杂草,而从一面古朴严肃的大门,还依稀能看出当年主家的人丁兴隆、事业兴旺,大门顶上镶着“耕读”二字,大约是家训,更显现出主人的素养和田园意境。

  贺万财讲,贺家祖上来自山西大槐树,是属山西洪洞县贺家楼镇的,祖上来到吉士堡村组时,村里只要几户人家,这里固然土地少,由于紧靠河边,能够开垦,贺家祖上就在此扎根生活下来,拓荒拓地生育了一代又一代。陕西铜川墙体广告

344.jpg

  ■老宅

  家家户户二进院落 有的人家窑洞上再盖石板房

  宜君县曾属于延安市管辖,1985年才划归铜川市,曾是延安的南大门,吉士堡村组曾与一河之隔的洛川的村子同属延安市管辖。

  吉士堡村组的老宅院都比拟考究,家家户户都是二进院落,进门是门房,东西有厢房,然后是腰房,后院则是窑洞,有的人家在窑洞上面还盖有石板房。村组长贺普林与老教员贺万财同辈。在贺普林的记忆中,当年的吉士堡固然人不多,最多时只要40来户,但生活闲适、稳定,比塬上村里的人生活要好过一些。塬上种不成麦子,而这里由于紧邻河边,气候与关中一样,拓荒的土地能够种麦子。

  “我就是为吃上这里的麦子才嫁到这里的。”贺普林的媳妇笑着插话说。

  这里有一座老爷庙,曾经庙里供奉着3尊佛像,还有石碑,是村民逢年过节祭拜神灵的中央,后被改成学校。直到如今,主殿还存在,门楣、砖雕、主梁仍然完好。曾经被改作教室的大殿,里面还留有黑板等教学器材,隔开的一间屋内土炕旁的墙上贴着一张看不到年份的《延安日报》,灶台上落满了灰尘。

  大殿的砖雕细腻地描写着人物和花草,从砖雕记载的日期看出,这座老爷庙曾在民国时期重修过,大殿门前的两棵冲天柏树似乎见证人普通,不断静默地守护着这里。陕西铜川墙体广告

  在村组另一处破败的院子中,有一座听说是村里独一的灰砖砌的窑洞,旁边的厢房曾经倒塌,高高的灰砖窑墙甚是气度,显现出当年主人的富足。贺普林骄傲地说:“这是我家祖上的窑洞,从里面还能够通到窑顶的石板房中。”

6.jpg

  ■防御

  每家地道相通直达村外庄稼地

  在临河的坡道上,有一条石子路,上面的颗颗鹅卵石历经岁月已被踩得非常润滑,如今仍然是村里人去河道的必经之道。听说,这条石子路一头连的是吉士堡通往洛河上曾经的摆渡码头,另一头连的则是以前村庄城墙的西南门。

  据村里的老人回想,当年兵匪猖獗,为维护村民平安,家家户户共同收工、出力,修建了绕城城墙,城墙有4个城门,东南门通往洛河,东北门通往庄稼地,西南门通往洛河的摆渡码头,西北门通往村外的大路。

  “当时的城门有3扇是木门,1扇是石门,在西南城门楼上还有房子,是村民护村时寓居的。我小的时分,在通往村外的西北城门外,还建有碑亭,记得有5块石碑,后来都不见了。”贺普林回想说。陕西铜川墙体广告

  “当时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地道,地道口在窑洞里,并且各家是相通的,地道不断通往村外庄稼地的一个荫蔽处。”贺万财自得地说,一旦有兵匪来袭,村民就躲进地道,即便兵匪破了城门进了村,村民也能够在地道里来去自在。

  在贺普林的记忆中,去邻县的乡镇赶集比去本县的雷塬乡还要便当,摆渡过河8公里就是白水县的北塬镇,10公里就是洛川县的朱牛镇。村民经常去这两地赶集购置生活用品,后来洛河上架起公路桥,就更便当了。

4.jpg

  ■气候

  鸡犬鸣三县是宜君最暖和的中央

  “鸡鸣犬吠听三县,我们这里是宜君县最暖和的中央,跟关中道一个气候。收麦子和白水县一个时间。”贺万财说。

  在村边的洛河中,河中间一块突出的石头,远看就像一条宏大的鱼。在贺万财编写的村史中,记载了洛河石鱼的传说:一个夏天,天上下着暴雨,洛河水猛涨,艄公们都将船靠在岸边规避巨浪,这是一条宏大漆黑的鱼在水中随着河水翻腾,并且逆水而游,凶猛的河水经过大黑鱼后,河水就变得平缓。后来,村里来了一个过路的僧人,在庙里住了两天走后,大鱼就变成了石鱼,一动不动地卧在了河中间。陕西铜川墙体广告

  “洛水吉士堡,绿荫掩映的秀丽村庄,这里住着数十户人家,勤劳厚实的乡亲早起跳水上地耕作,晚归饮牛圈羊,春天忙于播种,秋季忙于收获,冬天就在门前享用阳光,娃娃们在门前河面冰上游玩,夏天老人古槐树下纳凉,小伙子下河嬉水……”贺万财在编写的村史中,如此深情满怀地描绘着本人的村庄……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