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高坝洲镇湾市村,61岁的杨顺德在自家柑橘地里修剪枝叶,一辈子和鱼打交道的他,已上岸首先新生活。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 皮夹克、黑西裤、休闲鞋,当前的杨顺德已没有了渔民神态。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 提起曾经的渔民生活,他感叹:“太费力了!”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渔民,从小在船上长大,12岁跟着父亲在长江捕鱼,匹配后也以捕鱼为生。”多年来,杨顺德和妻子邹祖梅,日晒雨淋,穿行风浪之间。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 不过,费力换来丰厚回报。上世纪80年代,渔民迎来“黄金十年”。杨顺德回首,其时长江水清鱼肥,一网拉上来,整张网上都挂满白花花的鱼。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 “鱼好打,也好卖。旺季时,一个月能赚四五千元,运气好时,一个月甚至能挣上万元。”杨顺德说。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 不过,“黄金时间”并不长久。2000年后,杨顺德发现,长江水质越来越差,鱼也越来越少。
为增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和水域生态修复,2003年,国家首先在长江流域实施禁渔期轨制,每年从4月1日到6月30日,为期3个月。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 长江禁渔期,杨顺德首先为以后生活发愁。“毕竟捕鱼是家中要紧收入起原,禁渔的3个月恰恰是捕捞旺季。政策对生态保护是功德,但对渔民来说,水中讨生活越来越难。”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 于是,在禁渔期的3个月里,杨顺德找了一份新差事——为一家研究长江生态的科研机构开船。跟着与科研人员的接触,他也分解到,渔民迟早要退渔上岸。
“是时候找新路了。”杨顺德思量转型,高坝洲镇是
宜都闻名的柑橘小镇,2004年9月下旬,他学着回收柑橘,一季挣了3万多元。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湖北恩施墙体广告 尝到作用的杨顺德,每年9月收一季柑橘,禁渔期开船,别的时间仍旧在长江里捕鱼,但不断枯竭的渔业资源让他收入锐减。
2016年,国家将禁捕时长从3个月延伸为4个月。杨顺德也渐渐将主业转移到回收柑橘上。
跟着长江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长江
宜昌段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全长大约60公里,从2018年1月1日起在
湖北当先实行长年禁捕。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 杨顺德捕鱼的江段,正好属于中华鲟自然保护区。2018年,当了40多年渔民的杨顺德完全上岸,只管有不舍,但他深知:“再捕下去,子孙后代将无鱼可捕。”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 现在,杨顺德是村里的柑橘营销大户,回收的柑橘销往全国各地,2019年仅贩卖柑橘收入超5万元。
湖北恩施墙体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