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实体书店陆续恢复停业,虽然客流量还较少,但让人欣喜地看到了逐步回暖的生机。危机亦是契机,唤醒了“书店人”在困难中的独立考虑。当理性的力气被重新唤起,实体书店不断以来的转型探究或许就有了打破口。
多方自救 书店搬上“云”端
从3月中旬起,我省实体书店相继恢复停业。记者留意到,重新开放的书店大多对店内书籍主题展现停止了调整。比方,在店内醒目位置开设“防疫”书架。“在这段时间,一些本来关注度不高、以至比拟专业、小众的与盛行病学相关科普书籍,以及《性格中的蜜与毒》这类心理学图书、《鼠疫》《霍乱时期的爱情》等文学类图书,销量都有不同水平的增长。”
合肥市新华书店社科类图书销售处工作人员引见。
在此之前一个多月的闭店时期,我省一大批实体书店纷繁积极自救,为读者送出暖和与书香:或开拓线上销售,寻求协作物流;或尝试在抖音等直播平台,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吸收读者;或组织线上活动靠拢人气,探究社群变现的可能。“实体书店的‘书香’不会断。”
安徽新华书店采购销售总监吴国栋说,他们每天肯定一个主题,约请出版社编辑、书籍作者以及店内‘90后’员工发起线上“聊书会”,累计直播131场,近30万人参与观看,线上销售额约24万元。
这段时间,各学校都展开了线上教学,针对学生们急需教材的实践状况,早在2月初,全省各地新华书店整合销售网络,拓展“阅+”App功用,推进线上社群营销,以学校教材为切点,尝试展开线上图书销售。“全省新华书店共树立1000多个读者群,效劳读者超越30万人次。当地以社区电商小程序为线上平台,以当地图书城为产品供给和分拣配送中心,严厉对商品停止消毒后,经过快递将图书送到读者手中。大批读者经过这个平台购置教辅资料。疫情期间,共配发各类教材教辅190余万册。”据皖新传媒文化消费总
公司市场运营部总监金岳晴引见,经过展开“宅家要刚强”“暖春战役”等营销活动,紧急组织教材和重点教辅线上销售,截至3月31日,2020年电商平台销售码洋超1亿元,月均销售额是2019年的3.7倍。同时,以“效劳开学季,皖新送暖和”为主题,以社群电商为关键抓手展开线上社群营销活动,截至3月31日,全省社群营销销售图书727万元。
地处
合肥市红星路黄金路段的天峰书店曾经营多年,四周有南门小学、红星路小学等多所学校,小学教辅、课外读物、工具书和文具等是店内的主营品,为减轻闭店期间的运营压力,老板经过微信靠拢起老客户群,在线上提供咨询、选书及购置活动,顾客下单后,快递寄送或由店员配送到家。“网上销售对我们实体店而言,只能缓解很小一局部压力,但特殊时期,应用网络维护好与客户的关系,才有利于店铺将来的开展。”书店老板坦言。
即使有过面对数百人公开演讲的阅历,
合肥樊登书店旗舰店店长孙玲,第一次经过
手机停止直播时,照旧慌张。1月底,她敏感地察觉到了形势的严峻,开端着手将线下运营活动加速转至线上。“有赞”网店开张、直播课堂开讲、公众号引荐好书……这一系列的线上分享活动进一步活泼、壮大了读者群,让书店在窘境中积聚力气。
压力宏大 等待政策扶持
春光明丽,天气渐暖,但关于我省绝大多数实体书店来说,固然已陆续开店复工,但运营情况却不断处于“凛冬”:客流量锐减、员工流失、停业收入大幅降低、门店租金和员工支出压力激增,这些都让实体书店的运营雪上加霜。
枞阳县的“博文书店”老板朱先生2003年起涉足此行业,2020年1月12日,他投注了全部心血的第三家“博文书店”正式开业,新店足有1400多平方米,设计有绘本阅读区、休闲区等,售有咖啡、奶茶,范围在当地数一数二。书店原定年初三停业,却在前一天收到主管部门“暂停停业”的通知。“闭店停业,没了收入来源,但门店、库房的租金却要照付,投入的本钱一点没收回来。这是我运营书店18年来,面临的最大一次危机。”朱先生言语间尽是无法。他2013年曾尝试入驻淘宝,“但当时手续繁琐,人力等本钱投入较大,而小县城消费才能有限,担忧做不起来,因而线上业务不断处于搁浅状态。”此次为了突围窘境,朱先生也想方设法经过微信等方式维护老客户群,“给他们拍照、发视频,协助选择图书,实行‘无接触’配送。员工因封锁管理无法到岗,我和爱人就本人配送,每天销售额大约能有2000元。而我们的店面房每个月差不多有超越15万元的日常开支。”书店,面临宏大资金压力。
闭店歇业,现金断流,也让樊登书店
合肥旗舰店堕入窘境。“2月份销售额简直为零,3月复工开店后刚刚回暖一点,差不多能有4万元左右的停业收入,也远远达不到书店的运营本钱。”最让老板孙玲头疼的,是占“大头”的房租开支。
国营书店的状况要好一些,但日子同样也不好过。“春节至开学后,本来是书店的最旺季,但往常店内收入陡降。3月16日恢复停业后,周一至周五日销售额5万元左右,周末稍好一些,销售额约5万元至10万元,而在以往正常的开学季,周末日销售额可达60万元左右。”省图书城筹划部经理李同欣说。
“目前多个省份已陆续出台针对包括实体书店在内的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希望我省也能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对窘境中的实体书店在租金补贴、减免行业税谐和低息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不少实体书店运营者们都如是说。
勇于转型 重建“免疫”系统
事实上,实体书店运营艰难并非是今日才有的话题。猝不及防的危机,也是一个契机,倒逼着眼下身陷窘境的实体书店翻开思绪,努力图变,探究将来可能的转型之路。
“全民阅读时期,国度对实体书店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这对书店运营者而言是如虎添翼的事情。但假如完整靠政府补贴来做,显然是无法持久的,真正决议书店能否生存下去,是其本身能否具备足够强的造血才能。”在运营樊登书店的磨砺中,孙玲越来越领会到运营理念的重要性。在她看来,实体书店如何将互联网思想贯串于运营全程,能否在线上线下停止最契合书店实践的交融,是决议实体书店能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书店要生存,就要不时晋级本人的产品线,从原来的只卖图书、咖啡、文创产品等有形产品,拓展到课程、学问、效劳等无形产品上,着力打造本人的“学习场域”,“要把书店将来的开展目的定位在称为读者终身教育的场所”。事实上,在樊登书店
合肥旗舰店的运营中,图书销售自身的收入,只占书店运营收入的缺乏5%,会员卡收入、线上线下课堂、内容筹划是书店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要在运营中狠下功夫维护读者群,积聚有效客户,构成本人的“私域流量”。也正因如此,樊登书店在运营的过程中不时探索推出会员制,以此为依托,经过网上社群维系书店与读者的联络,针对会员的不同需求展开精准营销,不时加强本人的抗风险才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此次特殊时期中受冲击较大的,多是业态单一的书店,而业态交融的书店,抗风险才能明显更强。金岳晴表示,运营书店要有做“内容”的理念、要脱离传统的“开店卖货”运营方式、摆脱“图书搬运工和陈列商”的角色,要把线上、线下并列为“主阵地”,树立“书店不只是买卖图书的中央,更是一个内容空间,是传播文化的社区”的运营理念并付诸施行。
这段相对寂静的时期,给了“书店人”更多时间去考虑,有了更大压力去探究创新。只要不时更新运营理念、推进业态交融、做到精准营销,实体书店才干真正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