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间、风景如画的黄南从不乏水的滋润。仅黄河黄南段就有隆务河、洮河、大夏河等一级支流22条,这是大自然赋予黄南藏族自治州的自然禀赋。
黄南州结实建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以人民大众对生态环境的取得感、幸福感为己任,全面推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管理、水生态修正,引蓄源头活水,润泽一方百姓。
俯视泽曲河。民生水利惠及山川
走进尖扎,黄河之水在此依偎群山,蜿蜒迂回。俯视尖扎地形,由北向南——扎马山、申宝山、折戈里山、尼浪山构成的天然隆脊使黄河两岸变得沟壑纵横。地形地貌的复杂多样,造成该区域地生态环境软弱,自然灾祸频发,是我省水土流失最为严峻的区域之一。 青海黄南墙体广告
尖扎因水灵秀,也因水而困。长久以来,缺水一直是困扰当地大众脱贫致富的老大难问题。补短板,首先要破解“水瓶颈”,对于尖扎县来说,这是列入开展清单的首要议题。
过去,因为自然条件恶劣、水利等基础设备条件差,全县农业区一度面临农业工业结构难调整的困境。近年来,该县经过加强农田水利设备建造,施行水系流域、荒山造林等保护工程,为助力脱贫攻坚、国土绿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体系管理提供了演示样板和经验学习。
说到水,尖扎滩乡来玉村人或许更有发言权。曾几何时,缺水成为每一个乡民挥之不去的苦涩回忆。从2018年开始,全村陆续搬家至位于县城附近,与黄河近在咫尺的移民集中安顿点,从此,他们告别大山,告别了缺水的日子。
“来玉新村的脱贫攻坚第一仗就是修水利。”驻村第一书记李玉栋介绍,易地搬家之前,乡民在山上吃水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浇地了。搬到新村今后自来水直通各家各户,为开展村级工业,水利部门还投入建造资金47万元,将取水点水窖进行增容改造,乡民致富终于有了盼头。青海黄南墙体广告
的确,喜迁新居的来玉村人没有了水的烦恼,他们便开始谋划着新的日子。今天,当乡民站在村口望着滔滔黄河在眼前奔流而过,他们为之欣慰、为之感动,旧日贫困村因“水”焕宣布无限生机。
黄南州水利局局长陆宁表明,黄南州非常重视水利工作,尤其是提出“山水黄南”绿色开展理念后,各区域对治水兴水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科学开展的认识不断增强。到去年底,全州水利体系共落实水利建造项目186项,投入资金21.49亿元,25.36万人的饮水安全得以巩固提高。 青海黄南墙体广告
跟着一批民生水利项目推动,全州绿化、水域面积大幅增加,生态环境、空气质量、水利景象、宜居环境明显改进,灾祸损失逐年下降。
重点工程强力推动
同仁县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海拔4767米,最低海拔2160米,相对高差2607米,以此构成天然阶梯,为水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舆优势。
隆务河水网布满,纵横交错,是同仁县的母亲河。然而因为水利基础设备单薄,每到旱季,许多支流经常因为水量不足而出现断流,“争水”、“ 抢水”事情屡有发生,严峻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日子。
兴水惠民,水利建造不可或缺。近年来,黄南州始终把重点水利工程作为生态保护、村庄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让大众在水利开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 青海黄南墙体广告
4月7日,记者在同仁县扎毛水库灌溉工程的一处施工点看到,十几名施工人员正在涵洞内转移土方,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荒山僻壤构成一道风景线。
“按照原计划,工程在春节后就应该开工,因为受疫情影响一直到3月初才组织施工人员出场。可是误时不误工,咱们正在加快进度,确保准时完成建造任务。”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属于隆务河流域龙头调理水库——扎毛水库的灌溉配套工程,灌渠掩盖至隆务镇、曲库乎乡、年都乎乡等地,总操控灌溉面积为3500公顷。该工程将对确保隆务镇区域工农业生产日子用水,以及改进区域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水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更是整个经济社会开展的命脉。乘车行驶在沿河公路上,如火如荼的水利建造场景随处可见。 青海黄南墙体广告
在隆务河下流浪加水库建造工地,尽管春寒料峭,可是水利建造者热情不减,水库一侧的山坡上,压路机、装载机轮番上阵,运输车辆来回络绎。作为同仁县首座操控性主干水利工程,浪加水库总投资2.24亿元,水库建成后,能够有用提高保安镇下流8个村的供水确保率,彻底结束该区域旱季缺水、旱季防洪的尴尬局面。 青海黄南墙体广告
“工程建造有必要以保护河流、保护生态为条件。”项目负责人祁向明说道,工程完工后,一切的道路施工和开挖部分,都要最大极限地康复原有的植被和面貌。
记者了解到,在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建造施行、运行调度等各个环节,黄南水利部门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着力保护河湖健康,重视进行水生态体系保护与修正,使工程建造与生态体系保护调和开展。
河湖生态再创佳绩
新的开展局势下,“水”对于一个区域而言,其位置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面临州府撤县建市的历史机遇,黄南州继续提高管水治水才能,为城市开展增添水韵和灵性。
跟着气候转暖,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绿荫小道上,游人散步闲庭,任清风拂面。不远处,湖心岛、人行桥等景象绿化带提高工程已近收尾。现在,像这样的河边景象带在黄南不在少数。 青海黄南墙体广告
去年初,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经过施行一系列洮河流域生态康复和保护项目,顺利经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入列“国家湿地公园”, 其湿地面积达到384平方公里。流水潺潺、风光旖旎的草原大草场再一次回归原生态。
泽库县自2015年获批建立“泽曲国家湿地公园”以来,公园内湿地生物多样,景象资源丰富,现在,湿地有野生动物96种。草原上,人人关心水源、人人保护水源、人人争当水源清洁工已然成为牧民的共识。
这些河湖生态的蜕变,得益于黄南州生态水系的管理。进入新时代,该州治水方针从单一、传统的防洪保安全向着力解决水污染,完成水美、水优改变。
2019年以来,黄南州多措并举,深化施行碧波保卫战,保护河湖健康,继续改进河湖水生态环境。
——在保护措施上,结合拦河坝等设备的完善,经过改良河槽、康复河滩、修正河边、建造休闲景象带,着力改进河湖生态区域,根本完成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预期方针。
——在生态措施上,建造湿地、草沟、人工湖、生态沙滩等缓冲带,提高沿河两岸植被掩盖率,增强河湖的拦截净化功用,为多样生物栖息提供良好条件;
——在管理措施上,将“河长制”纳入长效机制,管好河道排污口和取水口,实时掌握河道排污口动态,并在沿河村庄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定期组织清河举动,提高乡民自治才能。
同时,施行建造黄河干流尖扎、河南段,泽曲河等河道防洪管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15亿元,管理河道总长105.12公里,施行水土保持生态建造工程38项,共管理水土流失面积271平方公里,有用确保了河湖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