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普通的
乡村医生,却有着“我为人人”的人世大爱。40多年来,他据守在海拔1083米高的偏僻山乡,用精深的医术守护村民安康。行程10多万公里山路,他磨破200多双解放鞋,治病救人万余人次,只为了兑现当初“学好身手,救助乡亲”的诺言。
他叫李勤如,新干县燥石村
乡村医生。先后被评为全省“我最喜欢的安康卫士”“
江西好人”,并入围“中国好人”。
李勤如出生在一个偏僻的高山小村,下山要走4小时的坎坷山路,是当时全县最贫穷的行政村,李勤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吃着“百家饭”长大。14岁那年,不断对李勤如照顾有佳的邻居大婶因病逝世,对他打击很大。李勤如暗下决计,长大后一定要学医,救治好意的乡亲们。
1978年,村里准备派人到乡
医院跟班学习,李勤如听说后立刻找到村干部,提出要去学医。他白昼跟班学习,晚上挑灯夜读,认真学习医学学问。李勤如在本人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学好身手,救助乡亲”的诺言。
学习完毕后,李勤如回乡当起了
乡村医生,并在学中干、干中学,不论白昼黑夜,无论路途有多悠远,只需病人家眷一声招呼,李勤如都会背着沉甸甸的药箱以最快的速度赶到。
有一年元旦,村里一位83岁的老人因高烧、腹泻招致昏迷,李勤如及时赶到。经过数个小时的抢救、护理,老人渐渐地苏醒过来,李勤如这才急匆匆赶回家团聚,在深夜里为家门贴上了对联。
大街上村五保户徐梅根,无儿无女,长期患有哮喘病、高血压,李勤如隔三差五要去出诊,还帮老人劈柴、陪老人聊天。老人经常感慨,他就像本人的亲儿子。
不是亲人,胜过亲人。李勤如就是这样,不计得失,信守承诺,尽心尽力地守护着村民们的安康。
在妻子彭小梅眼里,李勤如就是一块永不停摆的钟表,每天奔走于山乡之间,治病救人,协助别人,却无法顾家。其实,李勤如本有3次时机分开深山外出赚钱,但都被他舍弃了。
第一次,燥石村享用深山移民搬迁政策,村里半数以上的村民都搬迁至县城郊区,而李勤如由于舍不得山里需求看病就医的乡亲,选择了留下。第二次,邻村好友约请李勤如一同到
广东开诊所,并保证他每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但被他直言谢绝了。第三次,远在
贵州开宾馆的亲家约请李勤如去当总管,开出高达20万元的年薪,李勤如还是放弃了。
翻开李勤如出诊旧账本,据不完整统计,数十年来,他共为乡亲们免收或少收诊疗费10余万元。李勤如近日坦诚道:“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治病救人,为了当初的承诺。”
新美
广告公司:http://www.hbxmad.com/